揭開網絡炒金三層皮 |
發布日期:11-03-30 08:41:3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鳳凰網 作者:楊眉 |
翻本,往往就不止損、甚至加大投入,畢竟錢不是他們的,最后投資者越虧越多。 誘導投資者頻繁交易只是“代理商”的一招,更惡劣的是“代客操盤”。如果投資者平時工作比較忙,加上對黃金交易也不是很了解,有些“代理商”會告訴你,他可以代你操作,投資者坐著就可以掙錢。因而,一些投資者輕信了“代理商”的花言巧語,不但在他們那里開了戶、匯入資金,連交易都交給“代理商”來代勞了,而操作的結果經常是拿到一張催繳保證金的爆倉通知書。 一位名叫“天天”的網友也將自己炒“倫敦金”的受騙經歷公之于眾。他透露,自己正想尋找投資方向時,剛好接到一個自稱香港某公司的業務員電話,“我當時不怎么相信,怕是騙子,就到網上去查果然有這家公司,這時就有點相信了。他們幫我開了一個模擬賬戶后,我沒事就在上面操作幾下,沒兩天居然就賺了7000多美元,這次我真有點動心了。”隨后,他將自己這幾年在股市辛苦賺的3萬多元全部打到對方的賬戶上,結果兩天后錢就全部虧掉了。“我現在真是欲哭無淚,大家一定要以我為鑒。” 實際上,一些境外交易機構的“代理商”未必是存心讓投資者虧錢,但“代理商”靠交易手續費提成生活,這種收入機制就決定了他必須讓客戶頻繁交易。一旦交易賬戶到了他們手里,一天來回倒騰個幾百次都不是難事。交易頻繁了,投資者付出的交易手續費就高了。更重要的是,交易贏利需要高超的技能和長久的經驗,以這些“代理商”的技能,虧損就成了家常便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