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炒家本錢單薄 白銀賭局幾家歡樂幾家愁 |
費功夫找上了新興市場的兩巨頭。 印度和中國一向是白銀消費大國,市場上常說,如果印度國民經濟好,嫁女兒銀飾多擺闊,會促動銀價上漲,經濟不好時,不但需求不旺,有些家庭還不得不變賣陪嫁的銀飾來救急,增加供應量,會影響世界銀價。照國際貨幣基金會的預測,印度今年的GDP 增長在百分之8.2至8.4 之間,銀飾的需求應該不亞于去年銀價上漲時的行情。 中國由于長期銀本位貨幣的原因,對白花花的銀子更是情有獨鐘,國內的白銀價格跟隨國際市場波動,上海黃金交易所也屢屢提高保證金,但數據顯示國人購買白銀熱情不減。最近的CPI上升刺激更多百姓把銀行存款拿出來投資實物保值,再加上白銀在中國出口工業的需求隨著全球市場復蘇將繼續加大,所以有基本面的支撐。 新興市場主導全球價格已經成了口頭禪,冀望中印(Chindia)聯合救市,似乎在情理之中,家族親情的神話爹娘如何給愛女新娘全身上下披掛著金銀首飾和現代人對宏觀經濟一知半解的完美結合,使我感嘆兩個亞洲文明古國居然能夠如此激發市場想象力。 其實在高杠桿的市場,最重要的因素是流動性。在黃金白銀連創下新高后,歐洲央行加息,新興市場國家收緊信貸,美國雖不加息,但啟動第三輪量化寬松的可能性不大,也是變相的縮緊,這么一來,白銀首當其沖,泡沫被擠壓,完全可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