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金亮出九大“兵器” 如何讓收益率跑贏CPI |
9月CPI為6.1%,雖比7月創(chuàng)下的37個月新高6.5%有所下降,但仍處于6%之上高位區(qū)。身處通脹時代,如何尋找投資理財機會,設(shè)法讓收益率跑贏CPI?炒黃金,是不少投資者作出的選擇。 金價創(chuàng)新高后急降 年初國際金價為每盎司1400多美元,之后一路上漲,至9月6日創(chuàng)下1920多美元的歷史新高。就在分析人士預言黃金將突破2000美元之際,金價上演“大跳水”走勢,9月下旬一度跌破1600美元,盤中最低曾下探1535美元,離高點最大跌幅逾20%,市場陷入恐慌。近來金價走穩(wěn),在1600美元至1700美元區(qū)間震蕩。 金價未來走勢如何演繹,尚有待觀察。黃金作為天然貨幣,一直是公認的避險工具,與美元形成了明顯的“蹺蹺板”效應。由于歐元深受債務(wù)危機困擾,而美聯(lián)儲繼續(xù)加碼寬松政策也得到束縛,美元可能走出上漲行情。不少市場人士認為,美元至明年初可能漲至85一線,金價上漲勢頭會受到抑制。 市場炒金熱情不減 金價沖高后大跌,有人套牢“割肉”,有人則趁機“撿便宜”,投資黃金的熱情不減。滬上不少金店,一些20克、50克至100克的小規(guī)格投資金條近來旺銷。身處“負利率”時代,一些投資者擔憂財富“縮水”,對實物黃金情有獨鐘,喜歡金條“壓箱底”的踏實感,外地不斷爆出“花幾百萬元將一堆金條搬回家”的新聞。 面對“炒金”熱潮,普通投資者需要冷思考。與其他操作簡便、變現(xiàn)容易的投資品種相比,投資實金的周期性更長、保管與變現(xiàn)成本較高,可能并不是很好的投資對象。買金“壓箱底”的心理可以理解,黃金的保值、抗通脹功能比較突出,但增值能力較弱,比如說存黃金“無利息”。真想靠“炒金”抵御通脹,也不應在高位入市,堅持低吸原則才是上策。 “輕武器”或更好使 黃金專家表示,如果投資者選擇黃金作為投資品種之一,投入比例宜占總資金的10%至20%,而且不必死盯實金這把“笨重大刀”,其他一些投資黃金的“兵器”更輕便好使,投資者不妨把眼光放寬一些。 總體來說,目前可用于炒金的市場品種共有9個,分別是:上海黃金交易所Au9995、Au9999與Au(T+D)等,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黃金類上市公司股票,黃金公司投資類金條與金幣,中國人民銀行熊貓金幣等,銀行可回購標準金,銀行“賬戶黃金”(紙黃金),“掛鉤”金價的結(jié)構(gòu)型銀行理財產(chǎn)品、基金公司的黃金主題開放式基金。 炒金兵器各具特點,適合不同投資群體。偏愛“小黃魚”,可買金條長期持有,以抵御通脹侵蝕,但會面臨保管、變現(xiàn)手續(xù)費較高等問題;如看空金價,可參與黃金期貨交易,金價下跌也能賺錢,但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