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倉白銀取代黃金是否會賺得多些? |
![]() 最近幾周,許多不愿意增加黃金倉位的投資者問我,如果用白銀取而代之作為貴金屬風險敞口,是否會賺得多一些。 雖然我對白銀價格的方向趨勢并沒有很強烈的觀點,但我認為,把黃金和白銀投資的區別搞清楚是很重要的,最好不要把兩種貴金屬假設成是可以互相代替的。 毫無疑問,白銀和黃金(還有鉑金)常常都是一起出現在貴金屬的分類里。與黃金一樣,白銀也被視為是一種儲值商品,過去在歷史上也的的確確充當過基礎貨幣的角色。 然而,雖然白銀與黃金有許多共同的特點,這里我還是總結了三個主要的區別: 1)白銀對于經濟方面的變動更為敏感,而黃金對于貨幣方面的變動更為敏感。 白銀需求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工業需求,占比約40%。相反,黃金需求基本上都是由于純粹的投資需求和珠寶需求。由于白銀與工業的密切關系,所以白銀對于經濟方面因素的變化比較敏感,比如工業生產力、制造業需求等等。 與此同時,黃金卻與貨幣方面的因素變化息息相關,比如實際利率的走勢、通貨膨脹以及美元的升值或貶值。舉個例子來說,基于過去50年的年化數據,黃金價格與通脹的相關度為0.5,而白銀與通脹的相關度為0.35左右。 2)白銀和黃金來自于不同的產品資源,這對于二者的價格也會起到很重要的影響。 大部分的白銀都是作為鉛、鋅、銅、黃金等金屬的附屬產品生產出來的。這樣一來,白銀的生產和白銀的價格之間的聯系就不想黃金生產和黃金價格之間的聯系那樣緊密了。 3)白銀價格可能比黃金價格的波動性更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白銀價格更低、市場規模更小。 從資產組合構架的角度來看,這種波動性使得白銀對于投資者的吸引力不及黃金那么大。 那么,理解了這些區別能夠給投資者提供什么幫助呢? 投資者是否應該考慮買入白銀或黃金,首先部分取決于他們為什么要配置貴金屬持倉。那些想要貴金屬來對沖通脹風險的投資者可能會考慮黃金。然而,那些尋求在全球經濟大背景下周期性價格反彈的投資者可能應該考慮投資白銀,因為白銀價格更有可能受益于制造業的回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