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歐央行注定失敗? |
歐洲央行已四面楚歌。但通脹率仍持續下降。事實上,僅在歐洲央行公布負利率一個月之后,歐盟的通脹率再度下滑至0.4%。 這讓德拉吉輾轉反側。作為ECB主席,他需要銀行放貸以提升通脹率。在德拉吉眼中,通貨膨脹也算經濟增長。 通貨緊縮,對于信奉凱恩斯主義的德拉吉來說,是原罪,必須要通過貨幣貶值和降低利率堅決進行消滅。 為什么歐洲央行和歐盟會對通縮如此介懷?畢竟,通貨緊縮讓民眾都買得起東西。 究其原因,歐洲央行如此驚惶失措,無非是因為歐盟的整體債務已被搬上桌面,債務通縮無疑會讓已有的債務雪上加霜。 整體上來考慮,歐洲銀行的杠桿率已達26比1。 簡單來說,這意味著美1歐元資本都要負擔26歐元資產。請注意,這里大多數的“資產”是指發放給歐盟企業、消費者和其他歐盟銀行的貸款。 這種情況下,你投資的資產只要下跌4%,那么就將損失全部的資本(26 *0.04 =1.04)。 說白了就是馬上破產。 可以預想,歐盟許多國家的經濟已狼狽不堪,許多歐盟銀行擁有的資產縮水都超過4%。幸運的是,歐洲央行并沒有要求立即兌現。 比起2012年的經濟危機,歐洲的現狀并未好到哪兒去,使用虛構的會計準則和購買自己的國債來推動收益率下跌并不能解決任何實質問題。 事實上,如果你完全破產的話利率也就無所謂了。一旦你的債務出現飽和,再多的債務也就失去意義,無論價值幾何。 歐盟債務很多年前就已經飽和。 所以德拉吉不得已借助近乎瘋狂的手段(負利率)試圖扭轉乾坤,再不行的話也就只有繼續量化寬松了。但考慮到美國先前類似的失敗經驗,我們并不指望德拉吉的把戲能夠奏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