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散戶的覺悟:如果1981年600美元買黃金25年后才能解套 |
見的巧合匯集在一起,形成強大合力,直接導致了黃金交易市場“黑色星期一”誕生。套用時髦說法,這是一個黑天鵝事件。 此前, 歷史上超過9% 的單日大跌僅有兩次,1980年1月22日,卡特宣布美國不惜一切代價維持強權后金價暴跌13.24%;另一次則是1983年2月28日,金價大跌12.10%。 “搶金”宿命悲情 楊曦第一次經歷這種斷崖式跳水,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細算下來,此時他非但沒有賺錢,反而賬面開始虧損。 此番來勢洶洶的暴跌,是黃金12 年牛市的終結,還是一次交易性的修正?楊曦認定會和以往一樣,下一階段的走勢很可能呈震蕩反彈格局。 為了捕捉這只黑天鵝,楊曦決定去購買一些現貨金條,卻發現很多地方都被買斷了。眾多中國投資客大規模入場掃金,讓全球黃金市場一片驚呼。從內地到香港,金店處處是買金客排長隊的身影,不少金店因此斷貨。論“公斤”購買黃金的“中國大媽”們,讓彼岸那邊的大鱷們大吃一驚。這場瘋搶一直持續到國慶。遺憾的是,“中國大媽”的搶購行為并沒有止住黃金價格的持續下行,“中國大媽”們也接二連三地被套牢。 至今反觀,空頭力量來勢兇猛,黃金“飛流直下”,跌幅達26%,2013 年整個二季度成為全年跌幅最大的階段。4-6 月份,金價從1597.68 美元/ 盎司至1234.07 美元/ 盎司。 當年7-8 月份,金價從1233.46 美元/ 盎司至1394.73 美元/ 盎司,市場出現了該年度唯一一波像樣的反彈,上漲13%,這個反彈主要是投資者認為金價已經到了生產成本價附近,或者是大跌之后必有反彈的觀點支持投資者加入購入黃金的隊伍。 但這仍然擋不住空頭的發力。從9月份開始到2013年年末,金價重歸熊途。 在經歷了跌宕起伏和悲情四射的2013年之后,市場似乎在2014 年伊始就為黃金一整年的趨勢定下了一個主基調——繼續宿命般悲情。 過去12年內,黃金因為橫掃一切大牛市而成為投資者至愛。12年似乎是一個輪回,對于以黃金為代表的貴金屬市場來說,黃金的黃金時代似乎已到曲終人散時。 此時的楊曦一臉煎熬,從長周期來看,如果1981年高點600美元買了黃金,直到2006年也就是25年后才能解套。假若黃金進入漫漫熊途,則意味著他必將面臨割肉離場的結局。 對于楊曦而言,他得出的結論是,實際上,黃金是一個資產,本身沒有什么收益,其投資的價值仍然看供需,需求不是實際用途需求,而是投資和避險的需求。正因為黃金成了被炒作的投機品,黃金價格才大幅波動起來。楊曦總結,投資黃金一定要清楚幾個關鍵性的問題: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