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國,孕育了五千年歷史文明;巍巍中華,傳承著數不盡的吉祥文化。在中國,吉祥文化、吉祥符號看似很平常,但卻無處不在。吉祥對于中國人而言,就像是水之于魚,天空之于鳥,空氣之于人。自從人們有了想要追求幸福、美好、平安的愿望時,吉祥文化便應運而生了。它的表現形式多樣,遍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吉祥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值得人們對其進行研究、探索和銘記。
為了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傳播中國吉祥文化,中國人民銀行自2017年3月22日起發行2017吉祥文化金銀紀念幣一套,這套紀念幣由4枚金幣和4枚銀幣組成,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由于該套紀念幣打破了常規的設計風格,使得人們在視覺和審美上獲得了全新的感受。尤其是其中的“五福拱壽”金銀幣,更能體現這一特色。
該套金銀幣中有一枚5克金幣,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和年號;背面圖案為蝙蝠、壽字、壽桃圖形,襯以祥云紋樣組合設計,并刊“五福拱壽”字樣及面額。
蝙蝠作為一種能夠飛翔的哺乳動物,因“蝙”與“福”同音而成為了最早也是最典型的中國吉祥文化的代表形象之一。在中國的傳統紋飾中,蝙蝠被作為一種幸福的象征。中國最早的五福拱壽圖案,在我國清朝的考古發掘中被發現。紀念幣圖案上,四只小蝙蝠圍繞在一只大蝙蝠四周,構成了圖案的主體。這五只蝙蝠便代表著五福。五福分別是:一曰壽,二曰福,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壽終。用現代話來說就是長壽、幸福、健康、好品德和壽終正寢。這五方面述盡了人類的一生的幸福:健康幸福而有好德行,雖終有一死但是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也是莫大的福事。而五福之中又以壽為大,中國人對長壽的渴望和祈求由來已久。從遠古到現代,從皇帝到平民百姓,注重現世的中國人誰不渴望長壽?人們對此不僅始終不渝地追求,并把對長壽祈壽的觀念貫穿于中國傳統文化中。因此,圖中的那只大蝙蝠便是代表壽,四周的四個小蝙蝠圍繞著它,正是體現了“五福拱壽”的主題。
背景圖案的中部為古體壽字,四周為祥云紋,而祥云紋也是中國的傳統紋飾。與壽相似的“耆”、“考”、“孝”等字,在中國出土的甲骨文中均有發現,后被作為紋飾應用在織物上,直到現在仍十分流行。圖案中間用壽字為背景,也是為了能更好地烘托五福壽為首的主題。
圖案四周的祥云紋,最早出現在周代中晚期的楚地上。它從周朝中晚期開始形成,到了秦漢時風靡全國,達到頂峰。祥云圖案云氣神奇美妙,引人遐想。其自然形態的變幻,使其具有超凡的魅力。云天相隔令人涌現無限想象,所以在古人看來,云是吉祥和高升的象征。祥云紋寓意祥瑞之氣,表達了人們渴望吉祥、喜慶、幸福的愿望,以及對生命的美好向往。祥云紋造型獨特,婉轉優美。其美好、吉祥的寓意,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傳統吉祥文化的博大精深。
這枚5克金幣為圓形,但其內部卻包含著一個壽桃的形狀。壽桃在我國的吉祥文化中,代表著多重的吉祥寓意。首先是長壽,因為壽桃乃是祝壽的必備品。其次是福氣,因為壽桃是沾了仙氣的,能保佑人幸福安康。然后是多子送子,因為桃乃是多產的果樹,因此有多子多孫的寓意。最后是豐收,桃子成熟,果實累累的景象是豐收的最好象征。
中國人喜歡含蓄之美,這枚5克金幣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設計者在構思上打破常規,以五蝙代表五福,祝壽而不見壽桃,而是將壽桃的輪廓包裹著五福和壽字,重視圖案的審美效果。因此,和以前此類主題的紀念幣比,該枚紀念幣更具觀賞性和文化內涵。(供稿:北京中友友誼金行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