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下五千年的漫長歷史里,我國不僅有聞名世界的四大發明,還有許多充滿民族特色的歷史文化。其中,吉祥文化就是中華燦爛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支流。自古我國勞動人民就學會巧妙地借用動物、花草等自然物,通過暗喻、諧音、象征等表現手法來表現人民群眾的精神追求和美好愿望。如今,為充分迎合人們生活中對吉祥文化的追求,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中國人民銀行自2016年3月22日起發行一套以“吉祥文化”為題材的金銀紀念幣,以滿足民眾對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雙重需求。其中,以生兒育女為主題的吉祥文化“瓜瓞綿綿”金銀幣尤為令人印象深刻。
該套紀念幣的正面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為主要圖案,并配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和年號,幣面簡潔而莊嚴。背面主要是瓜、瓞、藤蔓和蝴蝶組成的圖案,并配有“瓜瓞綿綿”的字樣和面額。“瓜瓞綿綿”來源于《詩經》中的《綿》:“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由于瓜剛開始生長時是非常小的,但隨著時間的遞延,其蔓不絕,會逐漸長大,綿延滋生,這也就成為了一種祝愿子孫昌盛、世代興旺、綿延不絕的象征物。圖案由瓜、瓞和花交織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大葫蘆的造型。葫蘆上方吸引了兩只翩翩舞動的蝴蝶,相互呼應。和“年年有余”一樣,“瓞”通的也是“蝶”的音,整個畫面的構圖是在清朝“綿綿瓜瓞”傳統圖案的基礎上,運用寫實和想象相結合的手法,設計創作而成。
圖案中葫蘆和瓜的枝葉極其繁茂,一團團地簇擁在一起,形成密不透風的一堵墻;花開得也異常的艷麗,像孩童一般各自伸長著腦袋東張西望的,享受著陽光的照拂。瓜與瓞沉沉甸甸地下垂卻始終傲嬌地昂著頭,瓜瓞很飽滿,是那種在經歷過風吹日曬雨淋后積淀的,自然、甜蜜的飽滿。總體上來看,大葫蘆內的瓜、瓞、蔓、花相互依偎,是互幫互助的一家人,沒有爛漫的點綴或絢麗的色彩,只是緊密地抱團在一起,使人倍感溫馨。現實中,很難想象會有結合得如此巧妙的景觀,這也是藝術的獨到和精深之處,化實為虛,虛實結合是藝術一貫采用的表達技巧。兩只蝴蝶像是聽到了某種召喚一般,身姿靈動地在上空盤旋。而用飛舞的蝴蝶來表達花卉的香氣,打破了藝術作品只可遠觀而不可身臨其境的局限性,用視覺來體現嗅覺也是藝術的奇妙之處。整個圖案,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蝴蝶是畫龍點睛之筆,令這個“瓜瓞綿綿”的景象更顯生動逼真。
在紀念幣的方寸之間,設計者以家喻戶曉的立意為設計主題,并摻以喜聞樂見的景物為設計元素,憑借藝術家獨特的審美觀念加以傳承與提煉,努力挖掘出了中國深厚而博大的傳統文化底蘊,表現了吉祥文化的特色,表達出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期盼。這正是該套紀念幣的藝術價值所在,也體現出發行“瓜瓞綿綿”金銀紀念幣的現實意義,那就是祝愿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友好相處,希望家族子孫昌盛,祖國繁榮富強,中華文化永世流傳。(供稿:成都金豐盈錢幣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