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披彩云地著紗,牧歌聲聲入云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我國西北邊陲,古稱西域,簡稱新,首府烏魯木齊,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現有14個地、州、市,90個縣(市),其中34個為邊境縣(市),總面積占中國陸地面積六分之一,是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面積第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擁有豐富的礦產、自然、生物、森林資源,是著名的歌舞之鄉、瓜果之鄉、黃金玉石之邦。云杉挺拔千尺高,歲月萬古一倏忽。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至今一路凱歌,一路風塵走過了60華誕。
7.776克(1/4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
中國人民銀行于2015年8月發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以紀念它60年櫛風沐雨的征程。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7.776克(1/4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圖以光潔鏡面做底襯,右下方以石榴圖案為主題顯現。古人吟詠石榴的詩詞多稱其“丹若”“涂林”,梁元帝《詠石榴》詩說:“涂林應未發,春暮轉相催。燃燈疑夜火,連珠勝早梅……”形容石榴花開的美景;如今生長在我國內地的石榴,是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原的,在此以石榴祝福,不僅象征六十年來新疆經濟社會的發展碩果累累,且意味深長的昭示出新疆由來已久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的歷史含義。中國傳統中稱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常置新房案頭或相贈祝吉;除以實物的形式出現外,以石榴為素材的吉祥圖案也很多,在民間的剪紙、年畫,文具、畫稿、家具、什器等方面紋飾中有之;該幣圖是最常見的單繪石榴,切開一角、露出漿果的石榴紋圖,寓“榴開百子”“果實留傳”,借石榴多籽,為吉祥、多子多福的象征,在此則意喻新疆各民族緊密團結、興旺昌盛,是為祝福新疆富足、吉祥、繁榮之意。幣圖以多層反噴砂工藝表現石榴之型,果實造型碩大、以綠葉陪襯,果、葉色澤深重,體現出石榴的圓潤、健碩飽滿之容;精細的微雕刻畫出葉子清晰可見的脈絡,顯現出生動的鮮活之態,果葉相襯、相得益彰,以象征各民族緊密團結和諧共處之景象。
幣圖左上部襯以飄拂的綢帶,其旖旎、曼妙姿態,洋溢出歡慶、愉悅的節慶氣氛;更具妙思的是綢帶妙化成60之型,體現出了60年之慶典主題,綢帶則以少數民族特色的“艾德萊斯絲綢”展現。新疆是古絲綢之路南道重鎮,新疆人民自古便掌握了養蠶、織綢的獨特工藝。艾德萊斯絲綢是其極富民族特色的獨特產品,以色彩絢麗、鮮艷著稱,或用翠綠、寶藍、黃、桃紅、金黃等色,更講究黑白效果,虛實變化。其圖案細膩嚴謹,色彩對比強烈,簡潔明快,紋樣粗獷奔放,是維吾爾族婦女最喜歡做衣裙的綢料。其圖案紋樣多似巴旦木紋、梳子紋以及民族樂器變形紋樣。某種形式上反映了古代維吾爾人信奉薩滿教,崇拜樹神、水神的宗教意識。
圖中艾德萊斯綢逶迤纏繞,不同層次噴砂而出的參差感表達出了其深淺不一的紋理以及絲綢輕薄的質地和對比強烈的色彩感。邊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漢、維文字樣在點明主題的同時,也給幣圖做了一個獨特的修飾邊框,使幣圖看上去如若一幀靜物寫生,圖文并茂,生動靜遠、充滿生活的情趣兒和吉慶的歡快之氣。此幣圖,以石榴為主題親近自然,體現手法修遠寧靜,賞去賞心悅目且具大事件的紀念意義,是為收藏品賞的佳品。(西藏銀橋股份有限公司供稿)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