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人與人之間心靈溝通的橋梁,因為漢字的出現,中華文明才得以弘揚傳承和不斷延續。在數千年的漢字演變中,一代代書法家們創造出了諸如篆、隸、楷、行、草等不同風格的書寫形體,使漢字不但具有記載歷史文化的實用功能,而且已升華為獨具魅力的一種藝術形式。
在“千古一帝”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為加強文化統治,他將文字統一為小篆。在這期間涌現出了一大批致力于書法藝術創作的書法家,而李斯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為弘揚中國書法藝術,傳承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國人民銀行于2018年6月28日發行了中國書法藝術(篆書)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金銀紀念幣共5枚,包括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4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其中有一枚以“金石”為核心書法元素的30克銀幣,其正面圖案均為金文“中國”字樣襯以青銅器裝飾紋樣,并刊國名、年號。該枚銀幣的正面圖案莊嚴肅穆,有一種氣勢磅礴之感。通過兩邊對稱的青銅器龍紋圖案的渲染,襯托出了國家的威嚴,中間的金文“中國”二字刊于幣面中央,既顯得古樸典雅,又增強了整體畫面的藝術魅力。
銀幣的背面圖案為秦代泰山刻石局部文字及“金石”字樣、“中國書法藝術”篆刻鈐印等組合設計,并刊“中國書法藝術·秦·李斯·泰山刻石”字樣及面額。觀之,一股濃濃的藝術氣息撲面襲來,我們欣賞的似乎既不是銀幣,也不是篆書,而是中華五千多年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是我們祖先的大智慧和創造力。該銀幣的整體圖案呈豎形排列,篆書體的“金石”二字,蒼勁有力,不僅呈現出整齊端正之感,似乎還有“曲徑通幽處”百轉千回之妙。
設計師還以大篇幅的秦代泰山刻石上的部分篆書文字作為背景,斑駁的文字中,依稀可以看到那些對秦始皇的歌功訟德之言,相傳該刻辭為李斯所書,是秦代小篆書法的代表之作。觀看著這些在刻石上略顯模糊的古老文字,恍如置身于泰山之中,穿越到了那個遙遠的時代。那些錯落有致、深淺不一、工整而又不失靈動的文字,將篆書的氣韻展現得淋離盡致,其文字之美,如天工之作。該幣將中華民族傳統藝術之精華蘊含其間,人民之樂藏于其中,篆寫歷史、傳承中華文化,可謂之妙哉。
觀賞這枚幣的背面圖案,有一種強烈的歷史滄桑感,書法的字體顏色略淺。神游其間,一股清新、安然、祥和的感受回蕩在腦海中,我們似乎掙脫了世俗的壓力,在化境中自由地暢游,恍如“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這里展現出中國人民的安樂與富足,一股平淡的清流從心中緩緩流過。上下通體刊刻的“中國書法藝術‧秦‧李斯‧泰山石刻”字樣點出了紀念幣的主題。還有那方位于幣面右下角的“中國書法藝術”篆刻鈐印,更是增加了幣面的歷史感和藝術感。
這枚中國書法藝術(篆書)“金石”30克銀幣的發行,將以古為鑒,以今為榜,博古通今,為傳承中華悠久的書法文化,發揚中國的書法藝術做出積極的貢獻。(供稿:浙江贊佳黃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