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錢博會銀幣保持了自2007年以來的設(shè)計風格,正面圖案基本不變;背面圖案為中國明代錢幣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錢幣圖案相對應(yīng)。一邊是蒼勁有力的漢字“洪武通寶”其中的三個字;另一邊是剛?cè)峒鎮(zhèn)涞呐醅旣悂?#8226;特利莎的胸像。它們的完美結(jié)合,使2013年北京錢博會銀幣更加精美。因為明朝“洪武通寶”錢遺存較多,大家并不生疏,但對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帶瑪麗亞•特利莎女王頭像的銀幣卻了解不多。
古代的奧匈帝國行政區(qū)域上屬于西歐,當時被稱為哈布斯堡王朝,該王朝統(tǒng)治奧地利達600余年。到了18世紀30年代,因為國王查理六世沒有兒子,所以一直害怕王位旁落,于是他就早作安排,發(fā)布詔書。意思是“只要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直系親屬,女兒和兒子享有同等權(quán)利”。到了1740年查理六世國王去世,他的長女瑪麗亞•特利莎順利的繼承了王位。隨后便在法定貨幣上鑄造上了女王頭像。

1780年瑪麗亞•特利莎女王在位40年后去世,由于奧地利銀幣在國內(nèi)外貿(mào)易中深受歡迎,奧地利繼續(xù)使用1780年的模具鑄造帶有女王頭像的銀幣。1805年京茨堡并入巴伐利亞后,剩下維也納造幣廠單獨生產(chǎn),此后該銀幣在世界各地,特別是西歐和非洲廣泛流通至20世紀。
供稿:上海申泉工貿(mào)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