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元寶 寶中之寶(我心飛翔) |
發布日期:11-04-18 08:36:5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我心飛翔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1年4月下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電影拍攝中有一種叫“閃回”的表現手法,而當熊貓元寶(陳堅版)第一瞬間映入眼簾的的時候,筆者的腦海中也情不自禁的出現了“閃回”的畫面。不為別的,只因國寶熊貓的英姿是那么的耳熟能詳。 端坐著的身軀是那樣的舒適,四肢戲耍的伸展是那樣的悠閑,側臉張望的神態是那樣的愜意,懷抱青翠的箭竹是那樣的滿足。這不就是那剛誕生時的模樣! 讓我們閃回那個歷史時光,1982年,古有騶虞之說、仁獸之稱的熊貓,經過一千五百年煙雨風塵,終于與中國現代金銀幣結緣,開始它美妙的隆重的酣暢的盛裝表演。 無奈好事自古多磨,表演之刻卻遭遇黑白區分之劫。然而,天工正在開物,凹刻折光絕技鑿空一個命題,暗面與光面的黑白魅影橫空出世,一款采用國畫傳統白描勾勒手法、肢體布局合理,互不重疊的熊貓坐姿吃竹的形象由此定格,并從此比肩國際普制金幣巨孥,數度摘星射月而還,國際加冕。 定格中,我們從此記住了一個人的名字――陳堅,正是他心和筆的相通,使得熊貓金幣元年是如此的吉祥;榮耀下,我們也從此有了另一種文化的品讀,那就是“俱往矣,數風流,還看熊貓”的金幣文化。 而對文化的摩挲,有一種親切到根子里去的召喚,這是人性的本能,況且在濃濃的生活當中,更需在最簡單、最直觀的行為中來品嘗,如果將崇拜與皈依、生活與文化、欣賞與價值結合起來,豈不更好?! 祈盼中,仍然是陳堅,這位國內屈指可數的工藝美術大師給我們鍛打出一種嶄新的文化系列――熊貓元寶。 元寶,起源于唐,得名于元,鑄錠盛行于明清兩代,民間寓意“碩大貴重”,是中國貨幣史上登峰造極的貨幣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凸顯其擁有者的財富和地位。 熊貓,中國特有的珍稀野生動物,以毛色奇穎,姿容瀟灑,性情溫順,天真爛漫,憨態可掬而深受世人珍愛,出現于距今1200萬年之前。目前僅在中國西南尚有少量孑遺,成為動物界罕見之“活化石”。素有“國寶”著稱。 將“兩寶”揉合在一起,既是一種題材的創新,又是資源的有效延伸,更是承接歷史源流,弘揚祖國豐富的貨幣文化的另一種表現平臺。 在表現上,熊貓元寶(陳堅版)不僅僅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