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走神龍 藝流雅韻—“龍騰盛世”生肖賀歲金銀條品賞(老費) |
發布日期:11-11-29 08:30:2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老費 |
教,也信奉龍的神話。據《僧護經》記載,印度有500個商人入海,請僧護當隨行法師。僧護到了海上,被龍王請去為他的4個龍子講佛經。真是龍行天下,無奇不有。而每年農歷二月初二這一天,民間稱為“春龍節”,相傳是龍登天的日子,各地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和慶典,鬧龍燈、玩龍船,吃“龍須面”和“龍須餅”等。這些歷史悠久的民俗活動,表達了一個中國人民共同的愿望:愿巨龍雄起東方,騰飛于九天。
十二生肖是我們祖先原始動物崇拜和天文歷法的產物,又經古代陰陽命理學家的發揮和拓展,綿延數千年,對華夏古民俗乃至現代文化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與每一個中國人都有難以割舍的千絲萬縷的聯系。龍年賀歲金銀條的設計,正是基于這種天人合一的聯系,以藝術家的獨特眼光和敏感,用中西結合的表現手法,演繹成自然合理、精彩生動而又充滿諧趣的視覺形象,讓人們感受生肖文化的無窮魅力。 “龍騰盛世”賀歲金銀條分單體式和組合式兩種。單體式的正面主圖為彩色立龍造型,龍首昂立,雙角高聳,須目怒張,前爪托起一個火珠,表現了神龍叱咤風云、勢震山河的雄壯意志。組合式的正面為彩色《五龍圖》,以5條不同姿態的巨龍,描繪龍騰盛世的生動情景:或行萬里云雨,或戲千金之珠;或騰空舞動,或縱躍而下;或出沒于云海內外,或輝映于霞光之中。姿態盤旋矯健,元氣淋漓磅礴,真有氣吞萬物、凌駕九天的氣概。畫家憑借中國傳統繪畫的深厚功底,以龍的軀干扭曲、腿爪翻轉、長須飄動等巧妙結合,造就龍的不同動勢;同時又利用中國畫潑墨寫意與西方油畫的光色效應,對形象主體進行有力烘托,在平面上表現出三維空間效果。不愧是一位“全龍在胸”的畫龍高手。 賀歲生肖金銀條既是一個圓滿的整體,又可獨立分置,具有形式的靈活性。單枚式產品,宛若中國傳統書畫之微形立軸;而套裝式產品,則如五聯微型屏風。展之案頭,人見人愛,體現了一種髙貴、風雅的生活情趣;既可隨時觀賞,又便于長期珍藏,或作為貴重禮品饋贈親友,脫盡俗氣,盡顯高雅,獨具傳統涵養和現代氣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