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再高也有頂,雅魯藏布江再長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邊,共產黨來了苦變甜……”在歷史的長河里,千年的歲月有時只是歷史的簡單重復,而有時滄桑巨變卻發生在彈指之間。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與原西藏地方政府簽訂了《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宣告西藏和平解放,開創了西藏歷史的新紀元。這是西藏人民從黑暗和痛苦走向光明與幸福的開始,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區,建立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區由此成為中國五個省級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之一。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的團結,來自于民族平等。正是循著我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西藏各族人民在政治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平等,享有廣泛的人權、自治權利。截至目前,自治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先后制定地方性法規150多項,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環保、衛生諸多方面,從法制上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這50年,是西藏各族人民真正掌握自己命運的50年,是中國共產黨選擇了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解決民族問題的一個光輝范例。中國人民銀行于2015年7月發行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以此紀念這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時期。
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1盎司紀念銀幣背面圖案
1盎司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視角采用由近及遠、橫斷式不同意境的畫面組合,反映西藏自治50年各個方面不同的新面貌。幣圖底部為簇簇花盤巨大、擠擠挨挨的向日葵,不僅具象的展現出高原特有的氣候、植物自然狀況而且意會出藏族人民一心向黨的“向日葵”情懷,是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西藏”的由衷贊美;ūP掩映著的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碉房!逗鬂h書·西南災列傳》中有“累石為屋”的記載,由此可知藏族碉房有淵源的傳統文化底蘊,也點明了該幣所表現出的鮮明的民族特點。
由幣圖可見其外形方正、端莊而穩固,貌似碉堡,風格古樸粗獷:微刻、精細的石塊紋路顯現出碉房為石木結構,凝重而沉穩,自成本土格調;由幣圖可見碉房門楣、窗框上、房檐處紋飾繁縟而華麗,反映出原實物所具有的日月祥云吉祥圖案,表現出藏族人民對理想的熱烈追求和其宗教、審美取向。
幣圖中部,連綿的云朵下是一望無際的阡陌、綠樹掩映的線刻民房……五十年來,人工成片造林、治理沙漠化土地、封山育林、發展經濟林木,建立了珠峰、墨脫等十三個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徹底改觀;區內生產總值逐年均增長,高于全國水平,農業連年大豐收,糧、油、肉實現基本自給,農牧民人均收入和城鎮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幣圖在此以綠樹成蔭、沃野縱橫的畫面,詩意地呈現了這一欣欣向榮、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景象。
幣圖上半部以漢藏兩種書寫體組合標識出:“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極具藝術裝飾效果,且點明了紀念主題,并以此為界線,分割出圖上部又一重新天地:反噴砂的明暗色澤顯現出被白雪覆蓋的山巒下,“一條游龍逶迤在雪嶺漩渦間,直上云頭”……幣圖在此以無比壯美的自然風景為背景,呈現穿崇山峻嶺、越草原戈壁、過鹽湖沼澤,鐵路沿線海拔大部分在3000米以上被譽為“天路”的中國第一條高原鐵路——川藏鐵路。青藏鐵路的全線貫通,對改變青藏高原貧困落后面貌,增進各民族團結進步和共同繁榮,促進青海與西藏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這條鐵路被沿線各族人民譽為團結線、運輸線、幸福線、生命線的高原巨龍,不僅是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志性工程,也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
“一張白紙可畫最新最美的圖畫”。舊西藏千年的停滯不前和新西藏50年的翻天覆地變化,充分證明了西藏自治的實行,是中國實現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成功實踐。幣圖內容豐富、涵蓋力強、工藝精細,以廣闊、壯美的浪漫氣息,展示了新西藏的風貌,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正確解決民族問題上所獲得的豐碩成果,放眼觀去民族自豪感、愛國主義情懷油然而生…… (供稿:金秋商貿(北京)有限公司 作者:連曉華)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