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7日下午17時,神舟七號載人飛船航天員翟志剛在完成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并按預定方案進行太空行走后成功返回軌道艙,這標志著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完成,也是中國在載人航天技術上的又一次突破,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的綜合實力。這一時刻對于中國的宇航事業(yè)有著歷史性的意義,為紀念中國首次實現(xiàn)太空行走這一壯舉,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了中國首次太空行走成功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包括金幣1枚,銀幣1枚,正面圖案均為太陽系星球裝飾圖設計,背面圖案均為宇航員出艙進行太空行走圖案。
正面設計以獨特視角切入,營造非凡的宇宙空間體驗
從幣面設計元素看,正背面圖案的設計均屬于寫實風格。其中,正面圖案的設計盡管有一些抽象的成分,但仔細看,其星球的設計還是比較鮮明的。只是正面圖案中太陽系星球的設計是以俯視視角進行創(chuàng)作的,由于使用的是淺浮雕工藝,所以立體感不是很強,使整個太陽系星球看起來有一些平面化。幣面上的太陽采用一種夸張的形式凸顯了其萬丈光芒,將整個太陽系的各個星球被置于太陽光芒之下,并以光圈和行星勾勒太陽星系。光圈呈現(xiàn)不對稱性,給人以一種側(cè)視角俯視星空宇宙的視覺體驗。
可以說,正面幣面的圖案設計,是以獨特視角切入,以營造太陽星系的空間感,并以夸張的太陽造型,彰顯太陽在太陽星系中的“第一”身份,從而為中國宇航員出艙太空行走的環(huán)境做好了注腳。該幣的設計師是上海造幣廠的余敏,其作品一向以柔和敦厚見長,此次中國首次太空行走成功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的設計別具一格,有了一些張揚與剛強之氣,再加上沈陽造幣廠雕刻師劉鴻鵬的后期雕刻完善,使整個畫面充滿了力量感和征服感,實現(xiàn)了與該套紀念幣主題的無縫對接。
背面圖案設計全力還原出艙行走的真實場景,銘刻激動人心的歷史瞬間
在開始中國首次太空行走成功金銀紀念幣背面圖案的鑒賞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何為“太空行走”。太空行走(Walkinginspace),又稱為出艙活動。狹義的太空行走即指航天員離開載人航天器乘員艙,只身進入太空的出艙活動。廣義而言,航天員在月球和行星等其他天體上完成各種任務的過程也可以稱為太空行走。太空行走是載人航天的一項關鍵技術,是載人航天工程在軌道上安裝大型設備、進行科學實驗、施放衛(wèi)星、檢查和維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要實現(xiàn)太空行走這一目標,需要諸多的特殊技術保障。1965年3月18日,蘇聯(lián)宇航員列昂諾夫乘坐“上升2號”飛船進入太空飛行,在艙外活動了24分鐘,成為世界上首位在太空行走的人。2008年,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則完成了中國航天歷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
中國首次太空行走成功金銀紀念幣背面圖案正是定格了宇航員出艙進行太空行走的畫面。幣面設計以實時傳送回來的翟志剛太空行走時的畫面為主要素材。幣面背景采用以下方藍色的地球和上方留白象征宇宙的相結合的構圖模式,凸顯翟志剛進行太空行走的外太空環(huán)境。因此,整個幣面設計是完全寫實的,以這種方式將這一中國人的太空壯舉永恒地鐫刻于金銀紀念幣之上,其紀念意義不言而明。
從幣面上可以看到,在翟志剛進行太空行走過程中,身上始終有兩條安全系繩與母船相連,每一步操作之前,他都要先在艙壁的扶手上固定好安全系繩的掛鉤,一根固定好了,另一根才能改變位置。這一個細節(jié),也被該幣設計師敏銳地捕捉到,并在圖案中作了如實還原。
每當欣賞此幣時,都會有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仿佛翟志剛身后的宇宙正在向遠處無盡地延伸。那一身潔白的宇航服,此刻充滿了一種莊嚴和崇高感。沒有中國航天人的艱苦付出和犧牲精神,沒有航天科學家們?nèi)找岳^夜嘔心瀝血的鉆研,我們又怎能親歷這一輝煌的時刻?又怎能不為這一偉大的壯舉而驕傲和自豪?(供稿:裕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作者:李蘊)
來源:中國金幣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