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鑄重器 方寸耀榮光——賞析中國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第3組)5盎司金幣 |
中國人民銀行于2014年8月8日發行中國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第3組)一套。該套紀念幣共5枚,各幣的主題圖案均取材于商代青銅器,分別為后母戊方鼎、人面龍紋盉、亞址方尊、亞方罍和龍紋觥。其中5盎司金幣上呈現的“后母戊方鼎”顯然最受關注,因為它不但是商代最有代表性的青銅鼎,同時也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 后母戊方鼎鑄于商晚期, 1939年 3月出土于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據考證,后母戊鼎應是商王室重器,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母親戊而作的祭器,其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了極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此鼎器形龐大渾厚,鼎身和鼎足為整體鑄成,鼎耳是在鼎身鑄好后再裝范澆鑄的,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有后司兩字相對。扉棱之上有牛首,下有雌雄饕餮,鼎耳外廓有兩只猛虎,虎口相對成雙龍戲珠之勢,造型之精,世所罕見。如此一件精美龐大的青銅器竟然鑄造于三千多年前,這不禁使我們對當時高超的冶煉、鑄造技術倍感驚嘆。鑄造這樣大的銅器,工序技術異常復雜,而且要多人分工合作才能成功,這充分證明了商代是我國青銅器的鼎盛時代。 金幣上呈現的后母戊方鼎,顯然比原器物多了一份耀眼的光華。以黃金的本色來表現歷經數千年滄桑的青銅器,這對設計師來說本身就是一個大難題。但見幣面上的后母戊方鼎,鼎身上的饕餮紋經過噴砂處理,顯現出數千年歷史磨礪而成的滄桑美和厚重感。方鼎在幣面上顯得四平八穩,盡顯威嚴與霸氣,無愧“國之重器”之名。在金色的潤澤之下,后母戊方鼎素面的銹蝕和繁縟紋飾均透出了一股古樸的風韻,浮現的金光為重器涂上了一層奢華之色,更加凸顯出了王權貴族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