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周瑜,人們印象最深的或許是《三國演義》里“諸葛亮三氣周瑜”故事,“既生瑜,何生亮”讓人感嘆江東周郎的生不逢時。但歷史上的周瑜,卻是個豁達大度、舉賢任能之人,《三國志》作者陳壽對周瑜的評價是:“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而周瑜一生最英氣勃發的時期,就是群英會。
群英會的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用現代流行語來形容,就是間諜與反間之間的智力交鋒。這個故事讀過三國的人都印象深刻,本文不再贅述。周瑜是群英會這個故事的中心人物,因此京劇藝術(第3組)金銀幣之群英會金幣,表現的就是周瑜俊儒文雅、強勢干練的京劇舞臺扮相。
這枚1/2盎司金幣,直徑只有27毫米,幅面不大,能夠容納的內容量非常少,既無法刻畫群像,又無法表現情節,因此設計者非常聰明地將表現重點放在周瑜這個中心人物的舞臺扮相上,著重對這個人物的面部、蟒袍翎羽等戲曲服飾的刻畫上,重點體現了江東周郎在群英會這段故事中貫穿始終算無遺策和英姿颯爽的英雄風采。京劇《群英會》在周瑜這個人物上場時,有一段精彩的定場詩:“劉表無謀霸業空,引來曹賊下江東。吳侯決策逞英武,本帥揚威顯戰功”。這首詩準確地表明了在這枚金幣上周瑜的形象定位。
這枚金幣隸屬于京劇系列金銀幣,它的京劇色彩是我們鑒賞的重點。京劇舞臺上有各種各樣的行當,不同的行當表現不同角色地位和性格特點的人物。周瑜是小生行當中典型的翎子生行當,什么是翎子生?這是京劇舞臺上一種比較特殊的人物類型,因為人物一般頭插兩根尺寸很長的野雞尾巴作為裝飾,所以稱為翎子生(也有稱雉尾生),主要表現英俊雄健、氣勢逼人的年輕將官角色,《群英會》中的周瑜以及《呂布與貂禪》中的呂布,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翎子生。
先賞形,再賞神。群英會發生時的周瑜雖然已經統領江東三軍,大權在握,但是年紀畢竟不大,還只是個不到三十歲的少年都督,即使深謀遠慮、算無遺策,但這個人物本身年紀所固有的英氣勃發、氣場外露還是肯定的。因此“群英會”1/2盎司金幣上的這個周瑜形象,在雕琢這個人物的特殊形象上下了很多功夫。京劇舞臺上以表現翎子生周瑜而著稱的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葉盛蘭先生曾經分析過群英會時期的周瑜,“周乃英才儒將,性傲而氣狹,身為三軍統帥傲在骨子里,舉止則沉穩大方禮數周到,是外圓而內方”。因此穩重、精明、干練,首先是金幣上周瑜的形象底色。金幣畫面上,周瑜一個“亮相”,出現在我們面前,他形態莊重神情瀟灑,他的面部冷肅如水,神情健勁安穩,眼神里似射出精光亮彩,彰顯出這個人物機警敏銳的個性和雄姿英發的風度,整體內收的形體動勢又不乏穩重,洋溢著雄才大略的將帥之英。
形象到位只是一方面,準確表現出周瑜這個人物的氣勢強盛逼人,才是塑造成功的關鍵。關于神的表現,落實在他的動作和扮相裝束上。對于翎子生來說,他們所佩帶的翎子元素用于加強表演的舞蹈性,起到了強化劇中人物的感情色彩,并增加裝飾感的意味,這枚金幣的形象塑造上翎子羽是一個重頭戲,周瑜頭頂帥字盔,以及頭盔上的錦雞翎子舞動出瀟灑的線條,這個瀟灑的線條是因為他的動作。仔細看他的動作,一個抖肩一個沉肩,肩部線條形成優美的傾斜線條,雙臂舒展如大鵬展翅又如鴻雁高飛,左手高舉右手提翎,這個動作充滿著瀟灑溢動的神采,一個靜態的動作卻表現出了動態變化的聲音響動。我們在欣賞這個畫面時,似乎能夠看到隨著周瑜手部的晃動,翎子羽的颯颯擺動,這個靜中之動,穩中之顯,又表現出了少年強權人物特有的張揚和不可一世,為穩重精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增加了一些屬于少年人的儒稚之勁。周瑜的形象英俊逼人,素白色的戰袍包裹著精壯的少年英雄身姿,讓人直觀地感受到這個少年都督文韜武略掌握天下的豪情萬種。
金幣由彩色移印工藝加工而成,整體色彩以素白色為底,蟒袍花色淡雅,翎子羽色若艷麗。“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群英會1/2盎司金幣表現的周瑜,形態大氣莊重,氣勢沉雄張揚,面部神情穩重,但動作又大開大合,沉穩中不顯呆板,干練中不乏稚色,既符合京劇藝術中翎子生的人物氣質,又符合群英會時期的周瑜形象,色彩運用之準確著實令人贊嘆。(供稿:連云港廣源)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