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又稱新年,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tǒng)佳節(jié)。春節(jié)被視為一年的開端,在這個嶄新的日子里,人們往往會好好慶祝一番,盡可能地回到家里和親人團聚,換上新衣服,貼上嶄新的對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放鞭炮,看晚會,守歲……人們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表達對未來一年的殷切期待,以及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為了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一種更有意義的方式紀念春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中國人民銀行于2002年12月23日發(fā)行了中國民俗——春節(jié)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金銀紀念幣共2枚,其中金幣1枚,銀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該套紀念幣中的1/3盎司金幣,圖案精美、寓意美好,有一種雍容華貴的氣質。其正面圖案為臘梅鬧春圖,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春節(jié)吉祥裝飾圖,并刊“春節(jié)”字樣和面額。
古人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金幣正面圖案正是臘梅飄香圖。臘梅又稱金梅,性喜陽光,耐寒、耐旱,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綻放花蕾,與嚴寒做頑強的斗爭,這正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的性格,給人以精神的啟迪和美的享受。幣面上的梅花花瓣圓潤,像一顆顆價值不菲的水晶,艷麗而不妖,清幽而淡雅。
選用梅花作為金幣的正面圖案,一方面是因為梅花不畏嚴寒的品質,象征著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幣面上這一樹盛開的梅花,是何等的繁盛,也寓意著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美好未來。設計者在梅花圖案外部,設計了一個圓形的邊框,將整個圖案圍繞起來,與紀念幣的圓形邊框形成了一個圓環(huán),環(huán)內刊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及“2003”字樣,上下對稱,使得整體構圖精美大方,展現出濃濃的春意。
金幣的背面圖案是充滿了喜慶氣息的春節(jié)吉祥裝飾圖,由鯉魚、彩帶和祥云構成。鯉魚在我國民間有吉祥的象征意義,是美好、成功、進步的代表。圖案上,面對著面、左右對稱的兩只鯉魚正向上騰起,頗有一番“魚躍龍門”的氣勢,象征著飛黃騰達,大富大貴。另一方面,魚也是“余”的諧音,鯉魚的寓意是年年有余、連年有余,每逢春節(jié),鯉魚成了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一道象征來年富足生活的菜肴。另外,選用一對鯉魚圖案放在幣面的中央,還含有好事成雙的祝福,意味深長。
在鯉魚圖案的周圍,設計者選用了飄動著的彩帶作為裝飾物。彩帶是逢年過節(jié)常見的裝飾物之一,它的存在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輕松、有趣。用彩帶作為幣面圖案的裝飾,營造出了一派喜氣洋洋過春節(jié)的氣氛,也使得畫面更加生動、豐富。
在金幣背面的上方,是一朵祥云,上面刊有“春節(jié)”中文字樣。祥云是指象征祥瑞的云氣,它高雅華麗、內涵厚重,承載著吉祥如意的祈愿。將鯉魚、彩帶、祥云這三種美好的事物組合在一起,共同構成金幣背面圖案,可謂喜上加喜,韻味十足。
“鞭炮聲聲迎新年,妙聯橫生貼門前。笑聲處處傳入耳,美味佳肴上餐桌。談天論地成一片,燈光通明照殘夜。稚童新衣相夸耀,舊去新來氣象清。”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春節(jié)熱熱鬧鬧地來到我們身邊,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生活情趣。看著這枚大氣華貴的春節(jié)金幣,我的耳畔仿佛聽到了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聲音,不知不覺也加入到了迎新春的隊伍中去了。(供稿:浙江贊佳黃金股份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