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陣指的是軍隊的陣法或軍伍的行列,軍陣的優劣直接關系到軍隊的強弱,甚至會決定國運的興衰。古代中國,王朝的統治者通過軍陣的整齊統一、威武雄壯來反映軍隊的凝聚力、戰斗力,以達到增強氣勢、威懾敵膽的目的。軍容齊整、軍紀嚴明的軍陣有較高的作戰能力,無形中增加了取勝的砝碼。中國歷史上的吳國爭霸、秦滅六國、官渡之戰、澶淵之盟、元朝一統等大事件,無一離不開威武的軍陣和強大的軍隊,這些事件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國人民銀行自1984年開始發行中國杰出歷史人物系列金銀幣,1995年開始發行《三國演義》金銀幣,1997年發行中國少數民族文化銀幣,其中一些幣面圖案除了主要人物之外,還陪襯著與之相對應的軍陣,展現了古代中國的軍事力量和軍隊形象。(以下各軍陣介紹按照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排列)
如火如荼,中原爭霸:1985年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幣(第2組)銀幣之一的主題人物為孫武,襯以旌旗招展,兵馬整肅的吳國軍陣。黃池之會上,吳軍“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旗、素甲……望之如荼。左軍亦如之,皆赤裳,赤旗,丹甲……望之如火。”各國諸侯見此如火如荼的盛大軍威,不得不尊吳國為盟主。春秋無義戰,但爭霸戰爭客觀上加快了中國統一的步伐。
橫掃六國,統一華夏:1984年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幣(第1組)四枚銀幣均為秦始皇陵陪葬的兵馬俑,其中將軍俑、跪射俑和武官傭的身后分別是弩兵軍陣、車馬軍陣和步兵軍陣。兵馬俑全部以軍士、馬匹的原型燒制,是當時秦國軍事力量的真實寫照。秦軍兵馬強壯、裝備先進、氣勢強大,在秦王嬴政的率領下,滅六國、破匈奴、平百越,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承父遺業,獨霸江東:在1997年《三國演義》金銀幣(第3組)“孫策”銀幣上,孫策身后是他創建的騎兵軍陣,由他父親的舊部和自己的門客組成,兵士們扛著“孫”字大旗,跟隨孫策渡江創業。這支隊伍吸納了眾多能臣名將,所到之處軍紀嚴明,受到百姓擁護,為建立吳國早期基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后來打贏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埋下了伏筆。
奇襲烏巢,官渡得勝:在1996年《三國演義》金銀幣(第2組)“官渡之戰”金幣上,曹操親率輕騎偷襲袁紹屯糧之所烏巢。幣面右下角一隊軍士,手拿尖刀盾牌,隊列齊整,嚴陣以待,準備阻擊前來增援的袁軍,為焚燒糧草的軍士爭取時間。曹操有此精銳之兵、紀律嚴明之軍,終于反弱為強,贏得勝利,為擊潰袁紹殘余勢力,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北魏勃興,統御北方:1992年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幣(第9組)銀幣之一的幣面主題人物為北魏時期的女英雄花木蘭,并以騎兵軍陣相襯。北魏是鮮卑人建立的國家,鮮卑人為游牧民族,有著健壯的體魄和高超的騎射技藝,因而能大破柔然、滅掉其他政權,結束北方分裂割據的局面,這有利于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也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融合。
威震嶺南,忠義為國:1997年中國少數民族文化銀幣之一的幣面主題人物為冼夫人,遠處站立著由百越族兵士組成的軍陣,有執槍的,有扛旗的,各司其職,雖然是地方武裝,但仍然軍容整齊,斗志昂揚。冼夫人以信義服眾,又能嚴格管理屬下,所以深得民心。她率領這支嚴整、團結的軍隊平定各地叛亂,威震嶺南,并效忠于陳國。陳亡后,又顧全大局,協助隋朝完成國家統一。
攘外安內,威武禁軍:1988年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幣(第5組)金幣的主題人物為趙匡胤,背景是禁軍方陣。兵士們個個精悍、生龍活虎,戰馬膘肥體壯、訓練有素,體現出北宋初立時的蓬勃朝氣。北宋禁軍一部分守衛京師,一部駐守各地,在消滅地方割據、防御遼國、遏制西夏等軍事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穩固了國家政權,保護了中原百姓,使北宋的經濟、文化得以迅速發展起來。
兵威所至,遼宋和盟:1992年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幣(第9組)銀幣之一的主題人物為大遼太后蕭綽,背景是遼國車馬軍陣,展現了契丹游牧民族的軍隊特色。最前面的騎兵高舉著大旗,車馬緊跟其后,只待蕭綽圣旨一下,大軍馬上開拔。憑借著強大的軍事力量,遼國迫使北宋簽訂了澶淵之盟,此后雙方維持了長久的和平,有利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和民族交融。
蒙古征伐,元朝一統:1989年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幣(第6組)銀幣之一主題人物為元朝皇帝忽必烈,他的身后站立著蒙古軍陣,士兵全身甲胄,手握腰刀,盡顯彪悍民風和威猛氣勢。成吉思汗建國以來,強大的蒙古兵東征西討,相繼攻滅中國境內的金、西夏、大理等政權,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滅南宋,中國再一次實現了大一統,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形成。
綜上所述,威武的軍陣和強大的軍隊在每一次推動中國歷史進程的大事件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變化,中國最終確定了今天龐大的疆域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結構形式。現在守衛這片土地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古代軍人一樣,他們身上依然蕩溢著保家衛國的熱血豪情,以威武的軍陣、嚴明的軍紀和強大的戰斗力,永遠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護人民的幸福生活。(供稿:濟寧華鑫發展有限公司 作者:靈犀一葉)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