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是一個在中國流傳古老的神話故事。我國的探月計劃工程是從2004年啟動的,分為繞、落、回三個階段,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點30分,中國最新研制“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送入太空。
月球為人類提供了可開發并利用的各種獨特資源,月球本身上的礦產資源,是對地球上所缺乏資源的彌補與儲備,是對現代人類社會發展及生產有著深遠的影響。嫦娥工程則是我國自主對月球的探索與考察,將第一顆送入月球的衛星是“嫦娥一號”,直至今天嫦娥三號已經成功落月,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成為我國航天技術又一次巨大的跨越。
為了將這偉大的時刻可以稍作停留,讓更多的人感受之飛天之夢。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14年1月22日發行中國探月首次落月成功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金幣1枚,銀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當我們看到此套紀念幣,從內心深處佩服我國的航天科研工作者,他們一定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將這富有高科技的探測器送入月球之上。
以此枚1盎司圓形銀質紀念幣為例,含純銀1盎司,直徑40毫米,面額10元,成色99.9%,最大發行量20000枚。銀幣背面圖案設計上以登月的科技素材為主題,主要有“著陸器”和“月球車”占據幣面中心位置,在紀念幣中展現的是二者互拍的效果,展現出兩者探月的內采。在銀幣右上方是半個地球的懸掛,讓更多的觀幣者看到我們這個美麗的星球,更加展出“中國夢”蘊含著“航天夢”,是億萬人民數千年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