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各種各樣的文化形式應接不暇,雖然形式不同,但傳達的理念卻是相通的。其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的吉祥圖案就是傳統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之一。為了弘揚和傳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國人民銀行于1999年發行了傳統吉祥圖(富貴有余)紀念幣,該套紀念幣共3枚,其中1盎司本色銀幣1枚、1盎司彩色銀幣1枚、5盎司彩色銀幣1枚。而筆者接下來要介紹的,便是其中的一枚5盎司彩色銀幣,該枚銀幣以富貴有余圖為主要圖案,傳遞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這枚5盎司彩色銀幣的正面圖案,以華表為中心,華表的下方被一圈盛開的牡丹花圍繞,而在華表的后面則是眾多放射性的線條,給人一種漸進的立體空間感,將華表烘托得光芒萬丈。紀念幣的外圈刊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字樣,下方標示“1999”的年號。
紀念幣的背面圖案,采用動靜結合的手法,營造出了國富家和的濃烈氛圍。牡丹與荷花是靜,童子和鯉魚是動,一動一靜之間向人們傳達著平衡、和諧的信息。而在留白的空間里,又給人一種明朗,欲言又止的包容與想象空間。色彩的冷暖搭配,讓整幅圖案構成了一幅相互映襯,又各有千秋的優美畫作,線條靈動活潑,張弛有力,每筆每畫都細膩豐滿,給人一種“人自有神花自魂”的韻味。
畫面中間的童子歡喜雀躍,身披緞帶,雖然身體圓潤,卻體輕如燕。他的雙手捧著一只肥大調皮的鯉魚高舉過頭,鯉魚的髭須上揚著,尾巴翹成一股沖天水柱。它的眼睛賽珍珠,烏黑發亮,靈動的身軀被童子的兩雙手緊緊抓住,但又不顯得很憤怒,反而有些溫順、自在。
在童子的左右兩側,雕刻著牡丹與荷花。牡丹富貴,荷花高貴,兩種不同風格的花朵被設計者巧妙的結合在一起。牡丹的富饒與濃艷象征著國家的富強繁榮,荷花的高潔與清雅又暗示著恬淡的和家之歡。設計者別具匠心的構思,將寓意深遠的美好祝愿融入在這枚小小的紀念幣上,可謂別出心裁,暖人心扉。
而鯉魚的象征含義想必大家也能猜出來,那便正是圖畫下方的“富貴有余”的“有余”二字。然而,在這里筆者卻想對大家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鯉”字,可諧音為“禮”字,送禮一直是我國傳統節日的文化現象之一。通過送禮,拉近彼此的距離,家與家,國與國,這禮也不單單只是禮物,或許更多的是一份美好的禮節,禮儀,待人接物的一種美好品質。國無法而不立,家無德而不興,有法才有方圓,有德才有文明,禮節是橋梁,是童子身上的緞帶,系在人與人,家與家,國與國的兩端,構成和諧的國富家和之態。
牡丹作為國花,它不僅僅儀態大方、雍容華貴,更有那一份不畏強權,英勇不屈的性格,而想要過上理想的生活,我們便要不畏艱辛的一直走下去,這便是牡丹給我們最好的啟發。
花朵的繁榮得益于土壤的肥沃,人民的幸福得益于國家的富強,富貴有余,更是廣大人民最貼切最現實的愿望。牡丹,童子,荷花,鯉魚四種不同的美好事物被刻畫在這枚紀念幣上,通過紀念幣這個載體,我國傳統吉祥圖背后的吉祥文化也會被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供稿:廣州永正紀念幣有限公司 )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