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紀念幣上的指南針

        中國金幣網 17-04-06 08:39:03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周易》云:“太極生兩儀”,南極和北極宛若天地間自然形成的“兩儀”,維持著地球磁場的平衡。磁鐵也分兩極,具有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性,古人依據這一原理發明了指南針。《鬼谷子》中有關于指南針最早的記載:“故鄭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值得注意的是,《鬼谷子》中的“司南”是判斷方向的工具,極有可能是依據機械原理制造的“指南車”。
         
          1992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中國古代科技發明發現-指南針”系列金銀鉑幣,總計4種(金幣2000元、銀幣200元、鉑幣100元和銀幣5元),為我們展示了指南針的前身和模型。

          “中國古代科技發明發現”是我國現代紀念幣發行史上的一座豐碑,全面展示了我國古人的智慧、勤勞和科技成果。硬幣正面主圖為氣勢巍峨的長城。長期以來,人們將長城視為民族脊梁的象征,因此長城是我國古代科技發明的最佳代表。硬幣背面圖案中,遠處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司南之車”在前,全副武裝的士兵在后,空中一只指向標,箭頭指向南方。畫面近處是司南模型,該模型由我國古代科技史學家王振鐸先生在上世紀40年代末復原。雖然“司南之車”和“司南”都沒有留下出土的實物,但各種文字記述明白無誤地表明,最早將指南針廣泛應用的是中國人。
         
          宋元明三代,中國航海家利用航海羅盤穿越大洋,向遠方傳播文明。明朝鄭和曾多次下西洋,據考證其足跡遠達非洲,其中就包括科特迪瓦。2010年,科特迪瓦發行“麥加指南針”1500西非法郎銀質紀念幣。

          “麥加指南針”是穆斯林朝拜麥加的一種指向工具。圖中這枚銀幣采用了仿古工藝,古香古色,具有時代的滄桑感。更為難得的是,這枚銀幣屬于3D立體銀幣,硬幣背面為麥加指南針的羅盤,一只銀勺為指針,與我國司南的復原模型頗為相像。這枚銀幣成色0.925、重40克,直徑50毫米,共發行2500枚。
         
          指南針經過千百年間的演化,在質量上和性能上都比古人使用的工具更加可靠。在紀念幣上,我們看到的是指南針從古至今的演化歷程,今年,圖瓦盧發行了“指南針”2圖瓦盧元銀質紀念幣,該幣最大的特色是硬幣中間嵌入了一只“現代指南針”。

          這枚銀幣正面中央為近代指南針圖形,指南針上方為伊麗莎白二世女王肖像。銀幣正面展示了一只現代指南針,其周圍由古代世界地圖和海洋神話中的著名形象交織構成,給人以豐富的聯想空間。縱橫四海的探險家,在通往未知世界的道路上,依靠指南針的指引,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關。這枚銀幣成色為0.99,重2盎司,發行量2500枚。
         
          以上兩枚外國紀念幣均采用仿古做舊工藝,用以增強紀念主題的人文氣質,這種形式受到硬幣愛好者的廣泛歡迎,值得我們借鑒和研究。(吉林省集幣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劉鵬)

          來源:中國金幣網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