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瑰寶耀千古 青銅重器話文明(下)——賞析中國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第3組)1/4盎司金幣 |
青銅禮器是商代青銅器的重要組成部分,禮器的性質決定了商代的青銅器造型無論是規整的方、圓幾何體造型,還是仿生的鳥、獸造型,都是為祭祀天神、地祇、人鬼服務的,所以都具有莊重、神秘、詭異的風格。商代青銅器上的動物圖案十分豐富,豬、虎、象、龍、鳳等以及形象怪異的猛獸,在青銅禮器上都有呈現。 在青銅器金銀幣第3組中,1/4盎司金幣上選用的青銅器為人面龍紋盉,整器的主體為人面龍身造型,飾以繁復多變的龍紋圖案。中國青銅器的紋飾自成一體,常見的獸面紋以饕餮紋為主,其次使用最多的是龍紋,龍紋也是在青銅器上流行時間最長的裝飾紋樣之一。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動物,龍文化貫穿了整個中華文明史,因此每一位炎黃子孫對龍有著特殊的感情,也為身為龍的傳人而倍感自豪。 相比于赫赫有名的后母戊方鼎,我們對人面龍紋盉則十分陌生。但當看到這枚金幣上雕刻的這件青銅器時,其奇異的造型及華麗的裝飾紋樣卻令我眼前一亮。據說人面龍紋盉于河南安陽殷墟出土,是商代晚期的鑄品。“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殷墟是商代后期都城遺址,現存的大量商代青銅器均在這里出土。然而在民國以后,頻繁發生盜掘殷墟遺址古物的事,市面上時常可以見到有人兜售殷墟遺物。十分令人遺憾的是,在過去我國成千上萬的珍貴文物被劫運到國外,人面龍紋盉亦在其列。據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陳夢家先生的記錄,這件人面盉最先為美國古董商盧芹齋收售,后來輾轉到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收藏至今。殷墟在隨后數十次的發掘中,卻始終未曾再發現與人面盉相類同的器物,所以這件形狀獨特、設計巧妙、裝飾風格又殊為譎奇怪異的人面盉,實屬稀有之物。此次青銅器金銀幣第3組選取了這件流失國外的青銅器作為幣面主題器物,既是為了體現人面龍紋盉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同時也是向國人發出呼吁,做好我國珍貴歷史文物的保護工作,珍惜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