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崗,盼望鐵路修到我家鄉,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在2005年春節聯歡晚會上,歌手韓紅一曲深情悠揚的《天路》令無數西藏族人熱淚盈眶:有了“天路”,“世界第三極”將不再與世隔絕。這條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鐵路,東起青海西寧,南至西藏拉薩,穿過崇山峻嶺,跨越草原戈壁,全長1956千米,為交通閉塞的西藏開創了一條“團結路、幸福路”。
2006年7月1日,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正式通車運營,西藏格爾木車站通車儀式上鑼鼓響震天,為這一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偉大奇跡喝彩、歡慶。為銘記此重大事件,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一套“青藏鐵路全線通車金銀紀念幣”,借富有感染力的方寸展示青藏鐵路的“風姿”,并傳遞著國人激動與自豪的心情。
青藏鐵路全線通車紀念金幣
1/4盎司金幣的正面上部棕黑背景為底,以抽象的藝術手法讓人感受到天之遙,山之高,巧妙地點明了青藏鐵路的建造環境。橫亙其間的青藏鐵路示意圖,從西寧到拉薩的路線綿延起伏,恰像一座高原聳立,蔚為壯觀。整個路線節點繁多,高低起伏,曲折蜿蜒,單從示意圖就讓人想象得到修建過程中的難度與艱辛,此圖和人們心中平直的鐵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顯出“天路”的神奇。天路下方的鋪軌機工作圖,把我們思維拉回現實,堅硬的鐵軌,繁忙的工場,讓人似乎看到一張張滴著汗珠咬著鋼牙的臉孔,“鋼釬打不進,人也要扎根”,正是西藏戰士的青春和熱血鑄造了綿延千里的“天路”。
金幣背面是近景的青藏鐵路節點之一“昆侖山隧道”,這是世界高原多年凍土區第一長隧,全長1686米,海拔高度4648米。昆侖山地質之復雜、環境之嚴酷極其罕有,美國現代火車旅行家保羅·索魯在《游歷中國》一書中寫道:“有昆侖山脈在,鐵路就永遠到不了拉薩。”而不服輸的中國人并沒有放棄夢想,以驚人的毅力和勇氣戰勝了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用血和汗譜寫了人類鐵路建設史上的輝煌篇章,創造了世界奇跡。
青藏鐵路全線通車紀念銀幣
銀幣的正面圖案主景為拉薩火車站,寬闊的廣場和精巧的門樓,像敞開胸懷的主人歡迎著各方來賓,而背后高聳綿延的雪山,恰恰展示著西藏獨特的風情,使人更容易感受到西域主人的熱情與豪放。背面圖案是對西藏鄉土文化的補充,牦牛、羚羊展示了西藏原生態農牧業,沱沱河、長江大橋釋放著西藏的旖旎風光,白白茫茫的雪山之景更增添了西藏無限風情。青藏鐵路的開通,西藏的美麗和風情終于可以與全國各族人民分享,“一家人”的距離從此不再遙遠。
“青藏線,既是祖國內地通往西藏邊陲的生命線,也是人與自然抗爭的生死線。”為了建設好青藏鐵路,數百名烈士長眠雪域高原,平均每1.8公里就有一名倒下的軍人,他們用奉獻和犧牲成就了神奇的天路,“青藏精神”的豐碑將永遠矗立在后人的心中。“青藏鐵路全線通車紀念幣”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非凡,也為我們唱響了一曲動人的“天路”贊歌。(供稿:海南國泉金幣)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