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話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在傳統(tǒng)的倫理觀念中,生兒育女繁衍子孫是人生一大主題。在古人看來,“無后”就是“不孝”,是罪大惡極的。不僅如此,多子多福的觀念在民間根深蒂固,千百年來經(jīng)久不衰,于是求子嗣也就成為了中國吉祥文化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2016吉祥文化“瓜瓞綿綿”金幣表現(xiàn)的正是“生兒育女”這一主題,幣圖設計主要由葫蘆、瓜藤和蝴蝶這三大元素構(gòu)成,它們是傳統(tǒng)的吉祥符號,具有豐富的文化意蘊。透過藝術組合、轉(zhuǎn)化,不僅讓我們讀懂了“瓜瓞綿綿”的內(nèi)涵,同時也領略到了傳統(tǒng)的民族特色和悠長的吉祥歌頌。
子母葫蘆 包容孕育
葫蘆,是吉祥文化最為常見的象征物之一,它諧音“福祿”,自古就是吉祥福祿的象征。同時,因為葫蘆果實多子,又被視為繁衍生育、多子多孫的吉祥物,故這一版的“瓜瓞綿綿”圖案,設計師選取了“葫蘆”作為核心表達部分。幣中葫蘆一大兩小,大葫蘆為虛寫,由瓜葉、藤蔓、果實等元素構(gòu)成輪廓,形成包容之象;兩個小葫蘆則為實寫,重砂厚噴,亮潤可愛,掛于瓜藤之上,與大葫蘆相得益彰,明顯增強了畫面的藝術表現(xiàn)力。從此構(gòu)圖中,我們很容易理解設計師的藝術創(chuàng)意:大為母,小為子,大小葫蘆疊加在一起,恰恰蘊含著“孕育”之意,精巧地點明了“生兒育女”的主題內(nèi)涵。
葫蘆具有民眾通俗性,故此幣選取葫蘆作為主景圖案,十分接地氣,在普通老百姓看來倍感親切,這也恰恰契合了吉祥文化“傳統(tǒng)”和“通俗”的特征。
藤蔓連綿 繁衍不息
“瓜瓞綿綿”源于《詩經(jīng)·大雅·綿》:“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后世沿用“綿綿瓜瓞”之義,并以一根連綿不斷的藤蔓結(jié)出許多大大小小的瓜為意象,引申成為民間一種吉祥圖畫,稱之為“瓜瓞綿綿”。該吉祥圖案中,藤蔓和瓜是核心元素,象征著子孫昌盛、綿延不絕。金幣中的“瓜瓞綿綿”設計圖案雖然以全新面貌出現(xiàn),注入了諸多創(chuàng)意元素,但依然保留著人們熟知的“瓜藤”作為題材的引線部分,突出“綿綿”之意。金幣中的瓜為南瓜,南瓜也稱福瓜,古時還曾被稱為飯瓜,是糧食的一種,在農(nóng)民生活中不可或缺。因南瓜又大又圓,內(nèi)里多子,被賦予了“圓圓滿滿,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故常成為傳統(tǒng)性藝術題材的喻體。2015年吉祥文化“瓜瓞綿綿”金銀幣就是采用了南瓜及其藤蔓作為主景圖來表現(xiàn)生兒育女這一主題,而這版“瓜瓞綿綿”作品中,設計師既以“葫蘆”作了藝術創(chuàng)新,又以“南瓜”作為題材延續(xù),可謂“文不按古,匠心獨妙”。
幣面藤蔓交織,翠葉穿梭,瓜結(jié)連連,密集的構(gòu)圖很自然地體現(xiàn)出一種“繁茂”之態(tài),這正是繁衍與生命的意象,設計師正是借此意象來表現(xiàn)子孫像瓜蔓延綿、世代昌盛的吉祥寄愿。
雙蝶翩翩 至死不渝
蝴蝶,形狀優(yōu)美、千姿百態(tài),素來是美的象征。民間“梁祝化蝶”的傳說家喻戶曉,那一段至美至真的生死戀情千古傳頌,故蝴蝶又被人們視為愛情的象征。“瓜瓞綿綿”金幣中以蝴蝶作為襯托元素,使得此幣的文化意蘊更加豐富,無限延伸了作品的品讀空間。蝴蝶雖為“配角”,但卻宛如綠葉襯鮮花,有“畫龍點睛”之妙:畫面中雙蝶飛舞,相逐相嬉,這是一幅人們常見的生活情景,讓人感覺溫暖、富有生活情趣,同時以蝶喻人,恰似一對小情人相約花間,情意綿綿,為我們表述著一段雙棲雙飛、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
一雙翩翩飛舞的蝴蝶,使原本呆板的畫面有了靈動感,也令“瓜瓞綿綿”的主題增添了色彩和情趣。靈動的蝴蝶與繁茂的翠葉、延綿的藤蔓、豐碩的瓜果交相輝映,幣面自然煥發(fā)著一種朝氣和精氣神,生命力頓現(xiàn),那正是對新生命的期許與祝福,也是中國金幣藝術創(chuàng)作的博大之處。(供稿:廣東泉友閣金幣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