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流芳 精忠武圣——中國金幣京劇臉譜第3組5盎司金幣賞析有感 |
在最近一次江西勝友組織的會員交流會上,有人問曾衛勝先生“請問曾先生,你是學者,京劇臉譜第3組5盎司金幣上的關羽,關公什么時候變成神仙的呢?在三國時代,曹操、劉備、孫權三大集團的人才眾多,而只有關羽后來成了神仙。關羽是什么時候成的神仙呢?”對這個問題,許多人也感興趣。是啊,“傳承文化”是中國金幣的責任與使命,要解答這樣的問題還真不是容易的,需要對歷史、文化、宗教、戲曲等有一定的了解。
曾先生說:對這個問題,我還真有所了解,我早年學過《比較宗教學》,對儒、道、佛的神像體系做過梳理。關羽是中國歷史上為數極少的真人成為神靈的人,而且儒道佛三家都對他加以崇拜。我在研究中國宗教崇拜的神靈體系演變時,還專門對關羽的神化演變作過梳理,關公的神化具體是這樣的:
關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將領,又稱關公、關二爺、美髯公、關帝、 武圣人、紅臉關公、財神、 戰神等。關羽一生忠義勇武,為儒、道、佛三門崇拜。中國人為什么崇尚“忠義”?中國農業社會的歷史太悠久,又重農抑商,向來沒有完善的契約精神。沒有契約精神,就沒有法治傳統。應該由契約和法治來解決的問題,就只能靠道德與誠信,這就是“忠”;不講誠信時只能靠道德來制約,這就是“義”,合起來就是“忠義”。忠義精神可以運用到社會各個領域,如“君臣大義”、“兄弟義氣”等等,所以官方民間都認可。關公還被世人附會成具有治病除災,驅邪避惡等“全能”法力的“萬能之神”的“關帝”而頂禮膜拜。明代晚期,商業經濟的萌芽,山西商幫首先以同鄉神人關公為榜樣、為“形象代言人”,以取信于人,促進商業的發展。明清時期,晉商的輝煌也許他們巧妙的運用關公的忠義誠信有關。人們之所以奉關公為財神,尤其是商人們都敬佩關公的忠誠和信義,是因為希望關公作為他們商業經營的守護神。 凝聚在關公身上而為萬世共仰的忠、義、信、智、仁、勇,蘊涵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的理想,滲透著儒家的基本要義,并為佛教和道教教義汲取為所趨同的人生價值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