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龍紋盉 金幣續傳奇——賞析中國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第3組)1/4盎司金幣 |
近日,中國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第3組)在廣大泉友的殷切期盼中發行面市。該套紀念幣共5枚,其中金幣2枚,銀幣3枚。5個規格紀念幣的背面圖案分別選取了后母戊方鼎、人面龍紋盉、亞址方尊、亞 方罍和龍紋觥等五件青銅器鼎盛時期--商代晚期的青銅器物,集中展現了我國源遠流長、輝煌燦爛的青銅文化。 據傳,人面龍紋盉出土于河南安陽殷墟遺址,盡管殷墟出土的文物不計其數,但始終未曾發現與人面盉相似的器物,所以這件形狀獨特、設計巧妙、裝飾風格又殊為譎奇怪異的人面盉,實在是稀有之物。據說這件器物以往并不叫作盉,而稱為“人面卣”。過去,根據商代卣一般為圈足,有提梁,而盉一般為三足的特點,故將此器稱作“有流卣”,并一直沿用。直到有學者在綜合研究的基礎上,將其重新定名為“人面盉”。因為盉的最根本、最顯著的特征是具有一個或長或短的管狀流,而其他的差異則是次要的,所以把具有流這一本質性特征的器物統稱為“盉”。這段小插曲,也凸顯了這件人面龍紋盉的奇特和與眾不同。可令人遺憾的是,這件珍貴的文物如今已經流失他國,現藏于美國弗利爾美術館。青銅器金銀幣第3組此次選用人面龍紋盉作為幣面主題器物,一方面是為了傳承和弘揚青銅文化,另一方面則是呼吁國人珍惜和保護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 幣面上的這件人面龍紋盉,盡管因黃金材質的本色帶有現代的光華,但我們仍能感受到一股青銅時代所特有的古老氣息。設計師結合原器物圖案進行再創作時,將龍紋盉原本滿是銹斑的人臉素面,修飾得較為光滑,使之與最初剛鑄成時的原貌更加貼近。而對盉身上遍布的繁縟玄奧的紋飾,做到盡可能地修復性設計,使它既原汁原味,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取向。這件人面龍身的器物充滿著趣味與奇巧,體現了商代工匠豐富的想象力和偉大的創造力。用放大鏡貼近觀察,會發現盉的腹部和器蓋的兩角之間,是商代獨特的龍紋和夔紋,尤以腹部的龍紋最具藝術感,既有龍體的叱咤之貌,又有龍形的張揚之勢,可謂形神合一,凸現了商代青銅器紋飾的奇絕和精妙。龍紋是在青銅器上流行時間最長的裝飾紋樣之一,據說商代用龍的形象來象征水神,因此在青銅水器上,龍的圖案常以卷或立式的形象出現。除龍紋外,圈足上還鑄有云雷紋,兩種風格迥異的紋飾搭配一主一次,相得益彰,令凝重冰冷的青銅器有了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