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又到了一年的年底,人們的工作、生活也進入了總結階段,正當我還在數著年尾屈指可數的幾個節日時,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2016年賀歲紀念銀幣的發行公告,讓我提早嗅到了春節的味道。遙想小時候的春節總是從臘月二十九迫不及待的就開始了,女孩子們忙著炫耀自己的新衣,男孩子們張羅著整個正月要用到的鞭炮,大人們有條不紊的打掃院落,準備貼對聯,做豐盛的年夜飯。那個時候,每個人的臉上都開心的笑著,準備著新一年福氣的到來。而這枚8克圓形普制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福”字造型,配以月亮門、蝙蝠、牡丹花等裝飾圖案組合設計,不禁讓人想起了宋代詩人王安石的那首著名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既然是春節,大大的“福”字自然是春節必不可少的,這個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記載可追溯到宋代《夢粱錄》:“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而民間傳說中,貼“福”之風開始于姜太公封神之時。姜太公將自己丑陋、粗俗的老婆封為“窮神”,并規定凡是貼了“福”字的地方不能去。于是,老百姓便家家貼“福”、燃放鞭炮,驅趕這位不受歡迎的“窮神”。自此以后,“福”字成了春節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代表著人們對于幸福生活的深切期盼。
2016年賀歲銀質紀念幣
2016年賀歲銀質紀念幣上的“福”字是鑲嵌在中國結中的,中國結又鑲嵌在中國傳統的窗欞圖案中,二者同為我國民俗文化的重要元素,與意義深刻的“福”字相得益彰。在窗欞左右兩邊各有一只蝙蝠相伴,這兩只蝙蝠的設計很具有抽象的藝術美,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吉祥如意的紋飾圖案之一。由于“蝠”與 “福”諧音,所以蝙蝠圖案也象征著幸福之意,兩只蝙蝠在一起即為“雙福”,蝙蝠附于木門花窗之上即為“福臨門”。蝙蝠是“福”字的延伸,有著意味深長的感覺。蝙蝠和窗欞的背景圖案則是花團錦簇的富貴之花——牡丹花。在盛世唐朝,牡丹就以其雍容華貴的外表受到人們的喜愛,現在,牡丹更是寓意著國泰民安,前程似錦。如果說“福”字和蝙蝠代表的是小家的幸福美滿,那么牡丹則將其延伸到了國家的層面。雖然牡丹只是作為背景出現在紀念幣上,但如果沒有它的熱鬧簇擁,年味也會減少一半,文化價值也大打折扣。
同為背景的還有中國傳統的屋檐設計,從月亮門到有“福”字和中國結鑲嵌的窗欞和蝙蝠,再到背景圖案的牡丹和屋檐,設計的多層次性讓我們好像進入了一家正在喜氣洋洋過春節的傳統四合院中。將多種傳統文化元素融于小小的紀念幣中,展示出濃郁的春節氣氛,不得不說這枚8克2016賀歲銀幣是中國貴金屬紀念幣中的又一代表力作。(供稿:深圳市鑫泉金銀文化有限公司 作者:葉霞)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