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別枝驚鵲—12邊形飛禽金幣欣賞(路過蜻蜓) |
發布日期:06-06-07 09:3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作者:路過蜻蜓 十二邊形名畫系列金幣賞析 大凡美圖,無外乎傳神之筆。看喜鵲輕啟嘴唇,歡快地暢鳴于天地之間;便覺世間萬物,以生命的生動演繹為最美。我曾驚嘆于“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充滿動感的歡快,也曾折服于“江晚正愁余,深山聞鷓鴣”情景相融的淡哀;徐大師的松鵲圖,活脫脫地反映出相似的意境。一動一靜,一松一鵲,是如此相宜,讓人不覺拍案,驚呼真正的境界全出。而金幣的傳神雕刻將美感推波助瀾至極高點,在放大鏡下細細把玩,猶覺身臨其境,贊賞不已。 才見文鳥,又見猛禽。猛禽自然就是雄鷹。“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事務者,窺谷忘返”。連威猛如雄鷹,也追求從容把握生命中一動一歇之妙;更何況于人哉?吳作人先生筆下的《鷹》就極盡精光內斂之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那蒼鷹,輕踞微崖之上,視萬物為草木,不怒自威。蒼山因蒼鷹而愈顯雄渾之氣;蒼鷹因蒼山而更添王者之相。細看《鷹圖》,恍然而悟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深刻含義。是長飛之后的暫時休整,還是已然調勻氣息、蓄勢待發?好一只鳥中之王,縵立遠視,眼神里分明透著攝人的光芒,卻隱有一絲不為人查的落寞。“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在蒼鷹的字典里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但 高處不勝寒,冷傲和孤寂注定要成為雄鷹的代名詞。人生其實也一樣,落寞時,要象雄鷹一樣深諳張弛,伺機刺破云霄;暢意時,“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雕裘,千騎卷平崗。”豈不快哉!雕刻手法讓鷹嘴充滿張力,讓眼神更加恣意輕飏,令人愛不釋手! 最后還有企鵝,這是中國第一套十二邊型金銀幣中的壓軸之作。企鵝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鳥中紳士、謙謙君子,但愛新覺羅·鴻均先生筆下卻賦予他非常輕快的色調。這位身穿燕尾服的先生,仿佛置身于約翰·斯特勞斯的圓舞曲中,隨著管樂和弦樂的節奏跳出明快的舞蹈。你看他,嘴角漾著笑意,雙手愜意下垂,冗長的燕尾服象少婦拖著的裙幅,亦莊亦諧,熟捻生活之趣,確乃知足常樂之典范。極地雖苦,山石嶙峋,一片蕭然,然縱觀此物,其內心深處之愉悅乃油然而生,頗具士大夫“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之樂。反觀現代社會,熙熙攘攘,爭名逐利;人們表面雖口必稱摩登,然再無躬耕田畝、采菊東蘺之坦蕩。我不禁想如果莊子再世,見如今眾生之可憐相,他會再吟出現代版的“周耶企鵝耶”否?
來源:中國金幣收藏網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6-6-7 9:38:26編輯過][/color][/align] |
上一篇:金銀幣的四種類型(李鐵生) |
下一篇:99昆明世博會紀念銀幣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