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特種銀幣賞析之二拙政園 |
發布日期:03-10-08 15:1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upload=jpg]UploadFile/20031081591870501.jpg[/upload]
在《蘇州園林》特種銀幣虎丘塔背面為拙政園。拙政園建于明代,占地面積約60畝,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蘇州最有代表性和最大的名園,它與北京的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和蘇州留園合稱為中國四大名園。園林又是一門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拙政園更是中國造園的經典之作,與故宮、長城、孔廟、秦兵馬涌、布達拉宮等同屬國寶,亦是世界文化的瑰寶。
游蘇州園林都盡量選在人少的時間,這樣才能讓你靜下心來品味,從各個角度觀察,才能體會出她在平凡的表面下隱藏的深厚蘊含。
拙政園位于蘇州婁門內東北街178號,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明代,據記載,此前園址一帶曾有不少名士第宅——三國時有吳郁林太守陸績宅第,東晉時有高士戴颙園居,晚唐有詩人陸龜蒙宅,北宋時有山陰縣主薄胡稷言五柳堂,元代建有大弘寺,張士誠據蘇時,其婿潘元紹在此建駙馬府。明御史王獻臣解官隱蘇州,于正德四年,以原大弘寺址為基礎,拓建為園,取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拙政園即取其之意而命名。
王獻臣死后,園宅屢易其主,或屬私家宅第,或為官府衙署,幾經分合興衰。先是其子一夜巨賭,將園輸給徐氏。徐氏居此園五世,后家道衰而其園廢 。崇禎四年,侍郎王心一購得園東部荒地十余畝,別營歸田園居。清初,錢謙益曾構曲房于園西部安置愛妻柳如是。順治十年,大學士海寧陳之遴購得此園,重加修葺,備極侈麗。內有寶珠山茶三四株,花妍色鮮,江南僅見,最為時人稱道,吳梅村題有《詠拙政園山茶花》長歌。康熙元年,園沒入官府,先后為駐防將軍府、兵備道行館。后為吳三桂女婿王永寧居所,構筑斑竹廳、娘娘廳、楠木廳等,雕龍刻鳳。康熙十八年,改為蘇松常道署。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南巡曾游此園。乾隆初年,園中部歸太守蔣欹,葺舊成新,名“復園”;西部歸太守葉書寬,名“書園”。后又屬程、趙、汪等姓。嘉慶二十五年,又歸平湖吳敬,時稱吳園 。咸豐十年,太平軍入蘇,忠王李秀成以西部潘宅、西部汪宅為忠王府,拙政園全部歸屬王府范圍。同治二年,清軍攻占蘇州,園中部作價入官,為巡撫行轅。同治十年冬,江蘇巡撫張之萬入居吳園,同治十一年改為"八旗奉直會館",園仍名“拙政園”。光緒三年,園西部歸富商張覆謙,改名“補園”。
辛亥革命時,曾在拙政園召開江蘇臨時省議會。1938年,日偽江蘇省政府在此辦公。日本投降后,一度作為國立社會教育學院校舍。解放后,曾由蘇南行署蘇州專員公署使用。1951年拙政園劃歸蘇南區文物管理委員會。當時,園中小飛虹及西部曲廊等處已坍毀,見山樓腐朽傾斜,亭閣殘破。蘇南文館會籌措資金,按原樣工修復,并連通中西兩部,1952年10月竣工,11月6日正式對外開放。1954年1月,園劃歸市園林管理處。1955年重建東部,1960年9月完工。至此,拙政園東、中、西三部重歸統一。
拙政園布局主題以水為中心,池水面積約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各種亭臺軒榭多臨水而筑。全園分東、中、西三個部分,中園是其主體和精華所在。遠香堂是中園的主體建筑,其他一切景點均圍繞遠香堂而建。堂南筑有黃石假山,山上配植林木。堂北臨水,水池中以土石壘成東西兩山,兩山之間,連以溪橋。西山上有“雪香云蔚亭”,東山上有“待霜亭”,形成對景。由“雪香云蔚亭”下山,可到園西南部的“荷風四面亭”,由此亭經柳蔭路曲西去,可以北登見山樓,往南可至倚玉軒,向西則入別有洞天。遠香堂東有綠漪堂、梧竹幽居、繡綺亭、枇杷園、海棠春塢、玲瓏館等處。堂西則有小飛虹、小滄浪等處。小滄浪北是旱船香洲,香洲西南乃玉蘭堂。進入“別有洞天門”即可到達西園。西園的主體建筑是十八曼陀羅花館和卅六鴛鴦館。兩館共一廳,內部一分為二,北廳原是園主宴會、聽戲、顧曲之處,在笙蕭管弦之中觀鴛鴦戲水,是以“鴛鴦館”名之,南廳植有觀寶朱山茶花,即曼陀羅花,故稱之以“曼陀羅花館”。館之東有六角形“宜兩亭”、南有八角形塔影亭。塔影亭往北可到留聽閣。西園北半部還有浮翠閣、笠亭、與誰同坐軒、倒影樓等景點。拙政園東部原為“歸去來堂”,后廢棄。
該幣的設計以突出拙政園的以水為主的特點刻畫,畫面前景以水來烘托園林主題,使人感覺忽而疏闊、忽而幽曲,山徑水廊起伏曲折,處處花姿爛漫,清香遠溢,流通順暢的古典園林風格,體現了園林環境明朗清雅、樸素自然使素雅幽靜的畫面充滿了勃勃生機。拙政園以本色浮雕的表現設計也再現了其古典園林樸實典雅的風格,更令人向往,更想親眼了解園林的真實美。蘇州園林集自然界中的山水、奇石、亭臺樓閣、花木等融于一體,讓人感覺走進了奇妙的、神話般的境地心曠神怡。
該幣的雕刻、鑄造工藝也是近年來上佳的,其設計中舍取了早期的金銀幣山水類的風格,以純藝術的園林建筑風格體現在作品中,亭臺樓閣的工細刻畫與綠樹花卉奇石的寫意刻畫在畫面中起到了強烈的對比,水的線條也是借鑒運用了中國繪畫中的線描手法體現,使人在欣賞中感受到中國藝術表現的多樣性和中國藝術的特色。拙政園西部的盆景園和中部的雅石齋分別展示了蘇派盆景與中華奇石,雅俗共賞,陶冶情操。到人間天堂蘇州,怎能不游拙政園。
[upload=jpg]UploadFile/20031081510356695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310815105576472.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31081511997406.jpg[/upload] |
上一篇: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紀念鈔 |
下一篇:按重量分類的本色金幣集藏之1/10oz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