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銀紀念幣上的一代繪畫大師徐悲鴻(四) |
去北京,總是要去沙灘(地名,位于北京市東城區)的。在那里有我太多太多的記憶,因為,那里有中國最高規格的藝術展示平臺――中國美術館。
中國近代名畫系列金銀紀念幣共同正面圖案 1994年,中國人民銀行推出了“中國近代名畫系列金銀紀念幣(第1組)”,金幣和銀幣的共同正面圖案就是中國美術館。在此之前,中國美術館的形象多是平面傳播,或是電視,或是照片,或是畫面。“中國近代名畫系列金銀紀念幣(第1組)”則不同,它以貴金屬貨幣所特有的浮雕工藝精雕細刻,將中國這座最神秘、最圣潔、最高雅的藝術殿堂,立體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中國美術館外觀圖 中國美術館始建于1958年,1962年竣工交用,是北京市第一批十大建筑之一。雖如此,如果單靠該建筑本身,中國美術館仍很難入選金銀幣方寸。但因有“中國近代名畫”選題,又因該主題選用了徐悲鴻畫作,而徐悲鴻又與中國美術館有著特殊的情緣,如此千絲萬縷的關系,才使得中國美術館雄偉而莊重的身姿,呈現在了國家法定貨幣之上。
徐悲鴻一生都期待著中國擁有高水平高規格的美術展示平臺,但他生前卻與中國美術館無緣。1962年4月,中國美術館在北京建成。次年5月,正式交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使用。之后不久,由文化部與中國美協共同出面,于10月12日主辦了“徐悲鴻逝世10周年紀念展”。這也是中國美術館開館以來舉辦的第二個展覽。與此同時,中國美術館又將此次展覽的徐悲鴻部分畫作,編輯出版了32開折疊頁畫冊——《畫家徐悲鴻逝世十周年紀念畫展》。由此,徐悲鴻與中國美術館結下了不解之緣。
“中國近代名畫系列金銀紀念幣(第1組)”一金一銀兩枚幣的背圖圖案是徐悲鴻大師的兩幅《喜鵲圖》畫作。其正圖,就是曾經全面展示過徐悲鴻先生杰出作品的中國美術館。幣面上的中國美術館,是遠眺的大全景,不是正面的直視,而是略帶45度斜角,由東向西,由下至上,類似于相機的長鏡頭,盡最大可能地將她容納于尺幅有限的十二邊形的幣面之中。建筑上方大片留白,可以想象為北京明凈的蔚藍的天空!爸腥A人民共和國”環于端部,莊重而大氣。底端綴有“1994”年號,又有一種沉穩的堅固。“中國美術館”五字置于建筑的右下角,很協調,也很溫馨。
仿古閣樓式的中國美術館,汲取莫高窟九層飛檐形式,層層直挑云端,塔尖高聳吻接天空,屋頂琉璃金黃閃光,墻體石料富麗堂皇。回廊環抱,樓臺疊起,主有主的雄渾,次有次的鮮明,內外有別,層次分明。建筑本身包含的廡殿、歇山、重檐、飛檐、琉璃瓦等民族元素,在幣面上也非常精細地表現了出來。館前廣場,綠樹搖曳,草坪茵茵,雖寥寥幾筆,卻增添了許多傳統文化的氣息和城市園林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