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金銀幣上的中國名畫之十四:趙少昂獨寫“臥羊” |
發布日期:11-08-15 16:14:1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徐龍輝 |
趙少昂生于20世紀初,沒于20世紀末,經歷了3個朝代。正因為生于這樣一個大動蕩、大變革的世紀,趙少昂的繪畫,一方面繼承嶺南畫派傳統,注重師法造化,且大膽而有創意地革新中國畫,另一方面又融匯古今,折衷中外,大量汲取外國繪畫表現形式。他的作品,多表現嶺南一帶的風物及風俗人情,筆墨奇肆,布局通靈,形神兼備,代表作有《木棉紅占嶺南春》、《煙雨歸舟》、《荔熟》、《群雨追落花》、《漓江雨過》等,為當代“嶺南畫派”的杰出代表。徐悲鴻曾題詩贊譽趙少昂:“畫派天南有繼人,趙君花鳥實傳神,秋風塞上老騎客,爛漫春光艷羨深。”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首輪生肖系列金銀幣――“辛未羊”,由6位畫家共5件繪畫作品構成。其中,趙少昂就以一幅《臥羊圖》躋身于其中。雖為規格最小的8克金幣,但150元的面額卻超過了1盎司金幣,而且它的發行量也達到7500枚。換言之,趙少昂的《臥羊圖》,以另外一種形式,走入中國貴金屬紀念幣收藏群體的視線。
1991中國辛未(羊)年8克紀念金幣背面圖案《臥羊圖》
相比于趙少昂其他畫作,《臥羊圖》強調的主題,是大自然的祥和,是大環境的寧靜。動物之中,羊是非常溫馴的種類,溫馴的另一層解釋,是善良,也是軟弱。軟弱好欺,從這個層面上理解,一只獨羊,周邊氛圍就一定十分融洽。畫家并不需要多說,就這樣冬春之交的一個暖日,春風和煦,陽光明媚,一只溫馴的大白羊,匍匐而臥,它的身下,是剛露出嫩芽的草地。它的上方,是一株正在盛放的梅花。創作過程中,畫家注重對物象的仔細觀察和對大自然生機活力的把握,在概括而又準確地刻畫對象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書法用筆的表現力,寄妙理于豪放,寓新奇于平淡,雄秀雙至,意趣動人。
以黃金為材質表現出來的《臥羊圖》,刻意突出的是畫面主體羊的細微。它的神情充滿著愜意,它的神態,充滿著祥和。雖是跪臥,羊的前兩只腿后屈,后兩只腿前伸,非常準確地描述了羊的體態特征。兩只短短的羊角略微有些彎起,兩只尖尖的羊耳警覺地豎起。如果再認真觀察,能感覺到它的一雙眼睛,似睜非睜,處于一種假寐狀態,而它鼻子里呼吸,也能自由地均勻地在起伏。嘴巴是緊抿的,似是在回味剛剛吃下的青草的滋味。最成功的,金銀幣特別用噴砂形式,展示羊的全身,也細致,也茂密,而更多的,是那種剛剛剪過羊毛的景象。為了顯示冬末春初的季節,設計者用少許幾枝臘梅點綴,疏影橫斜,暗香浮動,帶著七分喜慶三分祥和的春,在這花香之中,踏著碎步悄然走來。上紅花,下綠草,獨羊臥于天地間,這世上,還有什么比這它更能打動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