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材之精,設計之妙——水滸傳第三組“黑旋風李逵”銀幣淺析 |
2011年11月18日發行的《水滸傳》彩色金銀紀念幣(第3組),為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系列畫下圓滿的句號。該套紀念幣共7枚,其中金幣3枚,銀幣4枚,本文即選取其中1盎司圓形彩色銀質紀念幣“黑旋風李逵”進行淺析。
李逵是《水滸傳》中家喻戶曉的人物,書中描述此人生得“黑熊般的一身粗肉,鐵牛似得遍體頑皮。交加一字赤黃眉,雙眼赤絲亂系。怒發渾如鐵刷,猙獰好似狻猊。天蓬惡煞下云梯”,并表李逵乃沂水縣百丈村人氏,小名鐵牛,人稱“黑旋風”,排梁山第二十二位天殺星,步軍第五位。使兩把板斧,粗魯暴躁,殺人不留步,卻是與宋江、吳用兩頭領并列,貫穿全書的重要人物。圍繞李逵有“劫法場”、“捉李鬼”、“探母”、“負荊”和“飲毒酒”五個著名情節。本次發行的1盎司“黑旋風李逵”彩色銀質紀念幣,選取的是第四十二回“假李逵剪徑劫單身 黑旋風沂嶺殺四虎”中的李逵探母情節。相比金幣“智多星吳用”表現的非凡韜略、“呼延灼月夜賺關勝”展示的將軍貴氣、銀幣“燕青智撲擎天柱”的靈氣、“小李廣花榮”的銳氣以及1公斤彩金彩銀幣“齊聚忠義堂”的宏大繁盛與磅礴豪情,銀幣“黑旋風李逵”的內容,不似壯烈的英雄事業,而記普通的人性親情,是本系列紀念幣中選材設計相對特殊的一枚。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彩色金銀紀念幣(第3組)1盎司銀幣背面圖案
書中交代,李逵上了梁山,見公孫勝回鄉探母,便也告假欲帶老母到梁山享福。臨行宋江囑咐其不準飲酒鬧事,獨自前往,且不帶板斧。李逵下山,路擒冒充自己剪徑的李鬼,聽聞李鬼有90歲老母要奉養,便送銀兩勸其從善,后來發覺上當,遂殺李鬼,但李鬼之妻逃脫。回到家中,老母已雙目失明,李逵哄母親說自己做了官來接母親,背母親上了路。行至沂嶺,李逵為母取水,回來發現母親被老虎吃掉,便怒殺四虎。李逵到曹太公莊上,被李鬼之妻認出,險遭暗算,幸有梁山朱貴等人幫助才脫險歸寨。銀幣上所繪內容正是李逵背老母上路的場景。
在梁山泊起義的轟轟烈烈的映襯下,李逵接母親上山一舉實在細小,但一路處處是反映好漢李逵處世為人的縮影。有人說李逵之人可用四字形容,即“愚、真、忠、勇”。那么在這段情節中,李逵途中圍觀懸賞自己的告示,不聽朱貴忠告走小路就是其“愚”;念李鬼尚有孝心便釋之,發覺上當便殺之,是其“真”;回鄉路上嚴守宋江的規定,是“忠”;一人連殺四虎,是“勇”。其間善惡并現,填充起完整的人物形象。然銀幣上李逵腰挎樸刀,身背老母,快步奔走于山野間。疾走的腳步表達出李逵欲帶老母到梁山享福的急切,叢生倒豎的虬髯也難掩他臉上的愉悅。此刻這個暴虐急躁的粗漢身上猙獰暴戾之氣已在設計者巧妙注入的溫馨氛圍沖洗得一干二凈,但腰上樸刀又再次提示著李逵之勇力。背景的崇山峻嶺、草木叢雜、濃霧彌漫、道路崎嶇都阻擋不住這位孝子的拳拳事母之心。百善孝為先,幣上李逵的憨厚形象,是設計者對其性格中善的一面的肯定。洗練的構圖,濃烈的色彩使人的目光聚焦于幣上生動的人物,也暗合了《水滸傳》活躍矯健的文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