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樓夢》系列金銀幣看人與景的完美結合 |
發布日期:11-10-26 13:48:3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丁瑋 |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這句用來形容人與景色完美結合的詩句,放在《紅樓夢》系列金銀紀念幣的人物背景搭配上,也是十分妥帖的。
古語曾有搭臺唱戲之說,如果要用小小一枚幣去詮說一個完整的故事,自是人物表情栩栩如生,沒有恰當的背景搭配,這臺戲,無論如何也少了三分味道。而細細研賞2000年發行的《紅樓夢》彩色金銀紀念幣(第1組),我們很快便能體會到人物在特定背景映襯下,所綻放出來的獨特魅力。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彩色金銀紀念幣(第1組)“探春結社”銀幣
“探春結社”是《紅樓夢》系列金銀幣當中素簡的一筆。相較“寶玉賦詩”的繁花似錦,“探春結社”整個畫面只有幾株翠綠芭蕉立于探春身后。之所以如此安排,實與小說中人物的特定性格有關。
探春為金陵十二釵之一,性格極為豁朗舒爽,有男子一般的豪情志氣。她曾說,“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心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如此豪爽的探春,喜歡芭蕉,并自喻“蕉下客”,也就一點不奇怪了。芭蕉高大挺拔,予人豪氣干云、瀟灑如風的感覺,但蕉葉嫩綠嬌翠,隨風搖擺,又不乏女兒娟細柔媚之態,這正與探春的性格特點如出一轍。
再看這枚“探春結社”的銀幣。碧綠掩映中,一株芭蕉頎長而立,襯得面前如花似玉的女子不自覺多了一份英氣與果敢。人與景的巧妙搭配,既再現了原著場景,也讓人物形象更為生動飽滿。
除了“探春結社”很好地運用了人景巧妙搭配,達到還原角色性格的效果外,《紅樓夢》系列中的“李紈教子”也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彩色金銀紀念幣(第1組)“李紈教子”銀幣
“李紈教子”銀幣主體人物為李紈和其兒子賈蘭。畫面中,李紈攤開手中書,似在為一旁的兒子細細講解。旁邊的臘梅怒放了一室的春意怏然,三只丹頂鶴在不遠處嬉戲玩耍,松柏則靜立一側努力爭春。整體畫面溫馨和諧。設計師匠心獨運,用這樣的元素組合,實在是費盡心思。
臘梅寓意堅貞、高尚、慈悲,而丹頂鶴寓意吉祥、忠貞,松柏意寓堅強,都是對李紈性格氣質的最佳注解。李紈青年喪夫,辛苦養大其子賈蘭,性格淡泊,不爭名利,“內則侍親養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與臘梅、丹頂鶴、松柏的寓意均不謀而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