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是,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王安石所寫的《元日》,把中國古代的賀歲情景描繪得淋漓盡致。由此可見賀歲文化在中國的歷史十分悠久。在2016年即將過去,新的一年即將到來之際,為傳承我國的傳統賀歲文化,營造新年的節日氛圍,中國人民銀行于2016年12月22日發行了20017賀歲紀念銀幣一枚,這枚紀念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這枚8克銀幣正面圖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和年號。背面圖案為“福”字造型,配以民居影壁、雪人、燈籠、中國結等造型的組合設計,并刊面額。背面圖案中的每一個元素,都充滿了中國賀歲文化的韻味,從中洋溢著濃濃的年味,表達了人們心中喜悅的心情。
圖案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影壁上貼的那個大大的福字,“福”有福氣、福運的意思,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福。“福、祿、壽、喜”中,福排首位,由此可見人們對福的渴望與重視。此外,春節貼“福”字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人們在過年貼春聯的同時,常把大大小小的福字貼在屋門上、門楣上和院內各處,以表人們的美好愿望。銀幣上的這個福字也彰顯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祝福,也是在新一年能希望萬事順利、幸福美滿。
福字兩側貼有春聯,影壁上的這幅對聯:上聯是“天增歲月人壽”,下聯是“春滿乾坤福滿樓”。對聯中所包含了天地人合與福壽雙全之意。可以說把人們對生活的所有美好愿景都包括其中了。而影壁本身在房屋的結構中,就有阻擋災邪和增加房屋氣勢的作用。把福字和對聯貼在影壁上,用意更加明顯:把一切不好、不吉利的事物都阻擋在外面,只有福氣和吉祥可以進來。
福字影壁的上方有一個迎風飄揚的中國結。中國結是一種中國漢族所特有的筆工編織工藝品。要說起它的歷史淵源,甚至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在中國古代,這樣的裝飾就是吉祥的象征。它從頭到尾用一根繩織成,再加上又與吉諧音,因此人們便寄予了它吉祥如意的寓意。“福、祿、壽、喜、財、安康”都屬吉的范疇。因此,可以說一枚中國結涵蓋了人們生活中所有的美好祝愿,和對未來過得更好的期盼。過年時掛一個中國結,既表達了吉祥如意、財源廣進的愿望,也會增添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
中國結的兩側是兩個喜慶的大燈籠。燈籠和過年有著密切的關系。據傳說,古時候,“年”這頭怪獸還在人間橫行,老百姓哪得幸福安康?自從一位仙風道骨的老人用爆竹和紅燈籠趕走了年。從此,紅燈籠便和年結下了不解之緣。雖然現在,古老的傳言已成為美麗的故事,但每年過年掛燈籠的習俗卻被保留了下來。人們會在自家房前掛上紅燈籠,就是要把過去一年所有的壞運氣和不好的事全趕走。紅燈籠如今成為了吉祥如意、保平安的吉祥物件。
影壁前方還有一個可愛的雪人,它的造型栩栩如生,俏皮可愛。雪人頭戴棉帽子,身上披著花圍巾,一個風車握在手中,更顯靈動。俗語有曰“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自古就有“瑞雪兆豐年”之說。雪,代表著來年的豐收,預示著新的一年有一個好的開端。
這枚8克銀幣的整體構圖畫面感極強,透過畫面我們就能感受到過年和賀歲的喜慶氛圍和濃濃年味。中國結的飄帶仿佛正迎風舞動,而雪人的笑面仿佛就在眼前。畫中處處充滿了賀歲的元素和景象,它們都是對本枚紀念幣主題的最好體現。如果能在新春到來之季,再擁有這樣一枚賀歲紀念銀幣,將會更添節日氣氛,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憧憬。(供稿:湖南省金銀閣錢幣有限公司 作者:虞陵輝)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