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舉目無相識。金風吹我寒,秋月為誰白。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這首出自南唐韓熙載筆下的情真意切、引人共鳴的感懷詩,道出了異鄉客那揮之不去的無盡鄉愁。
韓熙載,原為五代時北海人,后其父因事被誅,遂逃奔江南,投順南唐。但誰知后主李煜繼位后,對北方來的官員百般猜疑,使得朝野之內明爭暗斗,官員們人人自危。在此環境之中,官居高職的韓熙載選擇了假裝生活腐敗、醉生夢死,以求自保。空有一身才華卻無用武之地,韓熙載的后半生過的十分苦悶與無奈。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韓熙載夜宴圖》,描繪的正是韓熙載在家中開宴行樂的場景。作者顧閎中以連環長卷的方式,跨越時空,將夜宴的不同階段描繪了下來,造型生動、線條流暢、色彩明麗,充滿了表現力與感染力。
2001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中國古代名畫系列(韓熙載夜宴圖)彩色紀念銀幣是該系列的收官之作,幣面表現的正是《韓熙載夜宴圖》的第四部分——“清吹”,也是整幅畫作中刻畫主人公相貌、性情、內心活動最為精彩的一段。幣面上,韓熙載頭戴高帽,身著單衣,端坐于靠椅上,他隨意地敞胸袒腹,長長的美髯一直垂到腹部,正輕搖竹扇,專心致志地賞樂。他的周圍環站著三名侍女,在畫面的另一端,五位年輕女子正在吹奏管樂,一名中年男人在側下方打著牙板,整個幣面中的人物各具坐姿、聚散有序。設計師將長約85厘米、寬28.7厘米的畫卷經過藝術處理,把主題部分展現于9厘米×4厘米的幣面之上,可謂刪節有度、構思精妙。
此幣采用了彩色移印工藝,將立體浮雕和平面印刷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設計師在忠實原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簡化了背景,同時提升了色彩對比度,賦色大膽明快、準確到位,有效的突出了人物的各自特點。朱紅、明黃、鴉青、水藍、青蔥、黛綠、藕色、玄青、藤黃……每一種顏色都恰到好處地渲染著幣面,彰顯著這幅經典畫作的古典之美。通過色彩的鋪陳,更是絕好地將色彩的濃淡與質感融入到了對肌膚與服飾的刻畫之中。細觀此幣,我們能清晰地看到畫中人自然隨意的衣裳皺褶、絲絲分明的發須、各不相同的動作與神態,特別是主人公韓熙載那與熱鬧夜宴格格不入的悲傷神情,更是全畫的精髓所在。彼時的他,或許已經厭倦了聲色的生活,感到疲累不堪;或許正在思念著家鄉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或許正無奈于江山易主,世風日下;或許正懊惱于自己的無用與懦弱,不能為世人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