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文殊解百煩,慈悲觀音普眾生——鑒賞中國佛教圣地系列金銀幣之五臺山、普陀山

        中國金幣網 17-10-31 16:05:03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佛教在中國有著十分特殊的地位,它雖然不是我們的本土宗教,卻有著最為廣泛的信仰人群。甚至有學者認為,佛教誕生于印度,興盛于中國。的確,佛教文化是與我們的本土文化融合得最好的一種外來宗教文化,群眾基礎極好,以至于普通大眾都會在日常生活中,以各種方式表達著對佛的虔誠。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佛教文化也早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直至今日,依然散發著歷久彌新的獨特韻味。
         
          為傳承和弘揚我國的佛教文化,同時向世界展現祖國的大好河山,中國人民銀行從2012年起,連續4年發行了中國佛教圣地系列金銀幣,它們依次為中國佛教圣地“五臺山”、“普陀山”、“峨眉山”和“九華山”金銀紀念幣。每個項目均以當地的菩薩造像和具有代表性的佛教寺廟建筑為表現主題,通過組合運用多種先進、高超的鑄幣技術和工藝,將佛教圣地深厚的文化內涵、優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精煉、完美地展現在國家法定貨幣之上。這種厚積薄發、富有創新精神的表達方式,令人印象深刻、回味無窮,堪稱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發行史上的又一經典之作。
         
          欲尋先圣登五臺,徑濟慈悲到普陀,福地緣呈峨眉天,寶坊大行九華山。這四座佛教名山各有特色,據傳它們分別是四位菩薩的道場,民間素有“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之說。我想,這并不表示它們的地位有高低之分,而只是一種用于區分的稱謂而已。接下來,筆者將按照四組佛教圣地金銀幣的發行時間為序,與大家一同回顧這四套凝聚了佛教圣地人文與自然之精華的貴金屬紀念幣。
         
          大智文殊菩薩與其道場五臺山
          五峰高聳頂如臺,
          華北屋脊清涼山。
          靈鷲白塔小西天,
          大智文殊解百煩。
         
          五臺山被譽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于山西省五臺縣東北部。因由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西臺掛月峰、北臺葉斗峰、中臺翠巖峰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且每個峰頂都平坦寬闊,如壘土之臺,而得名五臺山。五臺山上最多時曾有360座寺廟,現存寺廟四十余處,由于此山據傳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因此,山上大部分寺廟的正殿都供奉著文殊菩薩。
         
          2012年5月24日,也就是傳說中文殊菩薩的誕生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中國佛教圣地(五臺山)金銀紀念幣,該套紀念幣共5枚,其中金幣3枚,銀幣2枚。該套紀念幣的圖案,選取了佛光寺、顯通寺、菩薩頂、塔院寺這四座五臺山最具代表性的佛教建筑,分別作為1公斤金幣、5盎司金幣、1/4盎司金幣和1公斤銀幣的背面圖案。而2盎司銀幣的背面圖案,則選用了文殊菩薩的造像。

          在這5枚金銀幣中,5盎司顯通寺金幣和2盎司文殊菩薩銀幣,給人的印象最為深刻。既彰顯了寺廟建筑的古樸與肅穆,又體現了佛像的神圣與莊嚴,令人觀之頓生敬畏之感。
         
          我們知道,顯通寺位于臺懷鎮的靈鷲峰下,它是五臺山歷史最悠久的佛寺,始建于東漢永平年間,同時也是五臺山的第一大廟,擁有各種建筑400余個,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筑。它的配殿左右對稱,沿著中軸線上,排列著水陸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等七座殿宇。
         
          借助噴砂和浮雕工藝的運用,金幣上的顯通寺被刻畫得如同按一定比例縮小的實景般逼真。建筑與建筑之間的距離感、空間上的層次感,這些比較難把握的地方,設計師通過親臨實地仔細觀察和反復比較,最后選擇了一個最佳的視角,將之完美地呈現在幣面之上,使得圖案不僅立體感十足,還極具觀賞性。在細節的處理上,設計師也是精益求精,每座建筑上的窗欞、欄桿、屋檐等都被雕琢得細致入微、清晰可見、精致之極,充分展現出了顯通寺的建筑之美。
         
          說完寺,再來看佛。文殊菩薩又名智慧佛,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為釋迦牟尼的左脅侍。據說他生于舍衛國的一個婆羅門家庭,因非常有慈愛之心,后來隨釋迦牟尼佛出家,成為佛的大弟子。由于他在所有菩薩中智慧與辯才均位列第一,因此命他主管佛的智慧,封有尊號為——“大智文殊”。文殊菩薩的形象多變,最常見的是五髻文殊。之所以稱之為五髻文殊,是因為他的頭頂綁了五個髻,這五髻代表的是五種智慧。

          2盎司文殊菩薩銀幣,選取的圖案原型是五臺山殊像寺文殊殿內的文殊騎狻猊像,它也是五臺山諸寺中最高的一座彩塑文殊像。圖案上的這只狻猊,與我們所熟知的石獅頗為相似,筆者認為它們的區別在于,狻猊集勇猛和智慧于一身,喜靜好坐,并且非常有耐心,這些都是獅子所不具備的特質。端坐于狻猊上的文殊菩薩頭戴五佛,身披袈裟,手執如意,相貌莊嚴而又不失和藹,神態自然而又平靜。
         
          在高浮雕和噴砂工藝的作用下,文殊菩薩的造像豐滿而立體,背景圖案、裝飾等細微之處也展現得相當到位。值得一提的是,這枚銀幣也是佛教圣地系列金銀幣中,唯一一枚以佛像為圖案的2盎司銀幣,這無疑令其顯得更加珍貴。
         
          大慈大悲觀音菩薩與其道場普陀山
          南海圣境普陀山,
          海闊天空洋似蓮。
          大慈大悲觀世音,
          六和宣言開新面。
         
          提到普陀山,人們或許不會馬上聯想到觀音菩薩,但說到“南海”大多數人都會將之與“觀音”聯系在一起,“南海觀音”這一概念在中國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并流傳甚廣。其實,這里所說的“南海”正是普陀山的所在地。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浙江舟山群島,相傳是觀音菩薩的道場。至于為什么普陀山沒能和觀音菩薩緊密地關聯在一起,我想,這不是因為普陀山的名氣太小,而是觀音菩薩的名氣太大。
         
          關于普陀山名稱的得來,據說是梵語“補坦洛迦”的譯音,該梵語出自佛教《華嚴經》等六十八卷,意思是“美麗的小白花”。除此之外,普陀山還有許多響亮的稱謂,如有“海天佛國”、“南海圣境”之稱,擁有“五朝恩賜無雙地,四海尊崇第一山” 的美譽等等。作為一座佛教名山,經過歷代的興建、修繕,在它最鼎盛時,曾有近百座寺庵,4000余僧尼。如今的普陀山已不僅僅是一座吸引信徒朝圣的佛教名山,同時也是一個著名的海島風景旅游勝地。
         
          作為中國佛教圣地系列金銀幣項目的延續,中國人民銀行于2013年3月29日,發行了中國佛教圣地(普陀山)金銀紀念幣,全套共有3枚金幣、2枚銀幣。其中,2盎司銀幣的圖案為普陀山三大禪寺之一的普濟寺,1公斤銀幣的圖案是“海天佛國圖”,1公斤、5盎司、1/4盎司金幣的圖案均為觀音菩薩造像,只是在名稱和造型上有所不同,他們是觀音大士的不同法相,分別為南海觀音、毗盧觀音和楊枝觀音。
         
          在中國,觀音菩薩可謂是家喻戶曉,民間有句俗語:“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更有學者稱觀音信仰為“半個世界的信仰。”當人們碰到各種困難和災難時,往往都會誦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期望他前來解救自己。
         
          在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的發行歷史上,以觀音為主題的金銀幣的數量也比較多,如1994年、1997年和2002年發行的送子觀音,1999年、2000年發行的滴水觀音等等。既然觀音圖案的金銀幣我們已經相當熟悉了,在此,對于普陀山金銀幣中的3枚觀音圖案金幣,筆者就不做過多的介紹了,重點來看其中的1公斤銀幣。

          該枚1公斤銀幣的圖案,展現的是普陀山的全景。在海與天之間,那一座連綿、狹長的島嶼正是無數信徒向往的南海圣境。得益于高浮雕、噴砂和多層次噴砂工藝的使用,銀幣上的普陀山具有極強的畫面感。我們可以看到,海水從四面八方將山環繞起來,山間滿是星羅棋布的廟宇和建筑,山谷中、山峰上長滿了郁郁蔥蔥的植被、樹木,好一派海闊天空、深邃幽靜的迷人景觀。通過特殊工藝的使用,設計師還為我們勾勒出了許多普陀山的標志性景觀,如位于雙峰山南端觀音跳山崗上的南海觀音立像等。
         
          大氣而又不失秀麗的自然景觀加上濃郁的佛教氛圍,給漂浮在海上、煙波飄渺的普陀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令它宛若仙境,讓人神往。
         
          這兩套中國佛教圣地系列金銀幣,以精美的設計、高超的工藝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已然成為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發行歷史上的佳作,我們希望這樣的精品能延續下去,將我國燦爛輝煌的佛教文化遺產充分地加以挖掘,讓它們在新的世紀煥發出歷久彌新的光彩。
         
          佛教是給人信心、予人希望的宗教,只要保持一顆虔誠的心,與人為善,有奉獻和自我犧牲的精神,就是在修行,就是在與佛結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內心也會變得強大、心靈也會更加清澈,多一分寬容,少一分功利,人生或許會有別樣的風景。(供稿:武漢市金永恒黃金錢幣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狄文琦)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