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一篇《洛神賦》讓三國時期曹植的文學才華令世人欽嘆不已,洛神也因這篇千古名賦而深入人心。
神話具有“永久的魅力”。古老的中國民間神話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流淌,56個民族的文化在這里匯聚、撞擊,產生出一種特殊的文化模式,對中華民族的發展產生了長久而深遠的影響。
在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紀念幣(第3組)中,即有一枚以洛神作為幣面主題人物的銀幣。
該幣的正面為瓊臺樓閣圖。抬眼望去,一座覆蓋著琉璃瓦,裝飾著流蘇檐,約有五六層的玉宇屹立在云端,若隱若現,宛如仙境一般,不知這座天上的宮闕里住著哪位仙子,她是否也對凡間紅塵懷有好奇之心呢?瓊樓周圍彩云環繞,猶如游龍,把整座樓閣襯托得仙氣十足。
該幣的背面圖案描繪的就是洛神的形象。她體態優雅,肩窄如削,腰細如束,秀美的頸項露出白皙的皮膚。既未施脂,也不敷粉,發髻高聳如云,長眉彎曲細長,美目中似秋水般動人。她那柔若無骨的玉手正輕輕地執著團扇,身邊披帛飄搖,似乎剛從洛水中現身,又好像要飄然升空,回眸顧盼間又似乎并不想飛天而去。她的面容高貴嫵媚,舉止溫文嫻靜、柔美和順。洛神的服飾可謂是奇艷絕世,她身披明麗的羅衣,頭戴金銀首飾,配著精美玉佩,周身點綴著閃亮的明珠,腳上踏著飾有花紋的遠游鞋,薄霧般的裙擺隨風飄揚。整個幣面的背景留出大片空白部分,洛神似在半空中,但腳下卻又踏著洛水,這種似飛似落的儀態更是帶給收藏者無限的幻想空間。
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兒,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降臨人間,來到洛陽。那時,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當中,并教會有洛氏百姓結網捕魚,還把從父親那里學來的狩獵、養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給了有洛氏的人們。
這天,在大伙兒勞動之余,宓妃拿起七弦琴,彈奏起優美動聽的樂曲來。不巧,這悠揚的琴聲被黃河里的河伯聽到,這個浪蕩公子便潛入洛河,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河伯化成一條白龍,在洛河里掀起軒然大波,吞沒了宓妃。
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宮,終日郁郁寡歡,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這時,善射的天神后羿來到了宓妃的身邊。后羿聽說了宓妃的遭遇,非常氣憤,將宓妃解救出深宮,又回到有洛氏,并與宓妃產生了愛情。那河伯本來就窩了一肚子火,聽說了后羿與宓妃之間的戀情,更是惱羞成怒。他化作一條白龍潛入洛河,吞噬了許多田地、村莊和牲畜,后羿怒火填膺,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倉皇而逃。
河伯自知不是后羿的對手,只好跑到天帝那里去告狀。天帝早就知道了所發生的一切,并不向著河伯說話,河伯這下只能灰溜溜地回到水府,再也不敢管后羿與宓妃的事了。
從此,后羿與宓妃這對情侶便在洛陽居住下來,過上了美滿幸福的生活。后來,為表彰他們,天帝還封后羿為宗布神,宓妃為洛神。
不管鉛華幾許流年,不管世事幾多變遷,許多優秀的民間神話故事都不會被歷史所掩蓋,它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散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觀賞這枚中國民間神話故事洛神彩色銀幣,不僅能讓我們時刻不忘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激勵著我們將祖先留下的精神財富永遠傳承下去,并將之發揚光大。(供稿:黑龍江銀豐黃金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