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金銀紀念幣中,筆者最喜愛其中的1公斤銀質紀念幣。
該幣的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及年號。在背面圖案中,設計師運用細膩的筆觸,將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長發展歷程中的三個重要節點——井岡山、延安、西柏坡展現于方寸之間,烘云托月般凸顯了“八一”軍徽的莊嚴與神圣。畫面上,八百里井岡山溝壑縱橫,雄偉險峻,遠的山,近的嶺,籠罩在彌漫其間的戰火硝煙之中,讓人不由得吟誦起一代偉人毛澤東的著名詞作《西江月·井岡山》:“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銀幣的正下方,是延安寶塔山的遠景,波光瀲滟的延河水,從寶塔山下繞流而過,滾滾向前,像英勇的抗日洪流一往無前,勢不可擋。而幣面的右側,是綠樹掩映下的西柏坡七屆二中全會會址,正在這間素樸莊重、燈火通明的會議室內,老一輩中國共產黨人正謀劃著中華民族未來的命運,由此揭開了中國革命史的嶄新一頁。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90年的發展歷程中,這“一山一城一村莊”無疑是三個至關重要的象征。1928年4月28日,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與朱德、陳毅領導的湘南起義部隊及賀龍領導的南昌起義部分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可以說,井岡山是人民軍隊的搖籃。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正是以井岡山時期的“星星之火”,最終成長壯大為席卷全中國的“燎原”之勢;在抗日戰爭中,偏居西北一隅的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以卓越的革命精神和為實現中華民族解放的時代擔當,在國民黨的嚴密封鎖中頑強斗爭,建設了一支百萬雄師的人民軍隊,建立了擁有一億民眾的抗日根據地;1948年5月,毛澤東率中央機關東渡黃河,輾轉來到太行山深處的小村莊西柏坡,指揮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的120萬人民解放軍,連續進行了永載世界戰爭史冊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一舉殲滅了被美式裝備武裝到牙齒的430萬國民黨軍隊,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
鐘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1公斤銀質紀念幣,以主題鮮明的設計,縝密的構思,精湛的工藝,銘記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波瀾壯闊90年的輝煌和永恒。(供稿:河北省金石錢幣公司 作者:梁陸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