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功德無量——賞中國金銀紀念幣上之大禹有感 |
大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功治理黃河水患的治水英雄,也因治水有功而大得民心,成為舜的繼承人,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夏,這是中國古代社會發展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1995年的這枚銀幣無疑是大禹治水建功立業最生動的形象寫照。
![]() 世界文化名人金銀紀念幣(第3組)“大禹治水”金幣 我們再看,1992年發行的世界文化名人系列(第3組)金銀紀念幣之1/3盎司金幣,大禹頭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持木耜,和銀幣一樣,刻畫的都是高大偉岸、樸實粗獷的布衣帝王形象。不一樣的是,金幣上的大禹滿臉胡須、一臉疲憊,雖有走遍千山萬水的滄桑,眉宇間卻不乏堅毅果敢之色;他一手捂胸口,一手高舉木耜,回頭眺望,卻步履堅定。幣面圖案著重人物表情動作的刻畫,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真實的大禹,是一個熱血男兒真情的流露,是舍家為國的義無反顧。
相傳大禹治水十三年間,曾三次路過自己家門口,第一次,他的妻子剛剛生下兒子沒幾天,家里傳來哇哇的哭聲,但他怕延誤治水,狠心沒進去探望;第二次路過家門,抱在妻子懷里的兒子已經會叫爸爸了,但工程正是緊張的時候,他還是忍著沒有進去;第三次過家門,兒子已長到10多歲了,使勁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撫摸著兒子的頭,告訴兒子治水工作很忙,沒空回家。大禹“三過其門而不入”,始終戰斗在治理洪水的第一線。據《莊子·天下》記載:“禹親操橐耜而九(鳩)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累得大腿上沒有了肉,小腿磨得不長毛。正是這種公而忘私、身體力行、艱苦奮斗精神成就了大禹千秋萬代之功業,留下“禹功”的千古美譽。
功固不可沒,但德是立功的根基,正所謂德隆功高。大禹治水,為后人樹立了一座一心為民、一心為公的功德豐碑。中國自古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價值目標之說,并稱“此之謂不朽”,將其奉為人生至高境界以追求。大禹,雖然在立言方面并未留下什么述作,但他無疑是立德立功的楷模和典范。這一金一銀兩枚幣把大禹澤被萬世的豐功偉績和臣服萬民的道德操守很好地表現了出來。圣人孔子說:“禹,吾無間然矣。”意思是說,大禹功德近乎完美,除了贊美之外,沒有任何值得挑剔的地方。
大禹精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集中代表,是中華民族之魂的典型體現。中國金銀紀念幣以其特有的藝術表現力大力弘揚了大禹精神,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正是如此,這兩枚紀念幣又升華了一個高度,不愧是收藏之精品。(供稿:珠海鵬儲投資有限公司) 作者:鄧桂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