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中的四大名著家喻戶曉,我想人們最早接觸到的應當是《西游記》。“白龍馬,蹄兒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仨徒弟,西天取經上大路,一走就是幾萬里......”動畫片版的《西游記》是很多人兒時的記憶,而電視劇版的人們也是百看不厭,幾乎是每年寒暑假必播,孫悟空也成了許多小孩子小時候最想成為的人物。
電視劇版和動畫片版的《西游記》都是在我國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的基礎之上改編而來的。而《西游記》原著可謂是中國奇幻小說的巔峰之作,堪稱真正的經典。為銘記中國的四大名著,傳承和弘揚中國古典文學藝術,讓更多的人欣賞到不一樣的《西游記》,中國人民銀行于2005年9月15日發行了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彩色金銀紀念幣(第3組)一套。該套紀念幣共6枚,包括金幣2枚,銀幣4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該套彩色金銀幣的正面圖案均為西天取經圖,并刊國名、年號。其中的一枚1盎司彩色銀幣,背面圖案為三調芭蕉扇圖,并刊面額。
該枚1盎司銀幣正面的西天取經圖,布局合理、重點突出。圖案上,唐僧師徒四人在中間,他們都是西天取經的主角。同時,設計者對人物形象的刻畫也非常到位,這一方面可以從人物的順序體現出來。只見孫悟空走在一行人的最前面,然后是唐僧騎馬在中間,后面跟著豬八戒和沙和尚。孫悟空是大師兄,且武藝最高強,所以走在前面開路;唐僧是師傅,且是凡人,所以騎馬走在中間;而豬八戒和沙和尚則跟在后面,是追隨者的角色。另一方面,還可以從人物的動作中體現出來,只見孫悟空一手牽馬,一手瞭望,還踮起了一只腳,在最前方探路,這幾個小動作頓時將一個關心師傅、膽大心細、謹慎機敏的齊天大圣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再看唐僧,他端坐在白龍馬上,正看著前方,一絲不茍,得道高僧的形象可謂名不虛傳。豬八戒和沙和尚一前一后,豬八戒肥頭大耳,手里只拿著他的兵器—釘耙,大搖大擺的走著,而沙和尚則是挑著擔,氣喘吁吁,兩者一個喜歡偷懶,一個勤勞肯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正面圖案中的背景選取也非常巧妙、貼切。唐僧師徒四人正走在一座石橋上,橋兩邊有巖石,橋下有流水,遠處亦是高山,遠遠看去還可以看見山腰上有云霧圍繞。他們通過那座橋十分簡陋,沒有任何圍欄的保護,稍有不慎可能就會跌落懸崖。這樣的惡劣環境是他們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經常遇到的,山高水遠,路窄且險,但他們為求取真經,跋山涉水,不辭辛苦,克服了重重的困難和艱險。
背面圖案中,最下方刊有“三調芭蕉扇”五個字,“三調芭蕉扇”是西天取經九九八十一難中的一難。第一次借,孫悟空用計,但鐵扇公主給的是假扇,第二次借,孫悟空化作牛魔王騙得真扇,卻被牛魔王以同樣的方式騙回,第三次借最后鐵扇公主終于獻出了真扇。本枚銀幣圖案選取的應該是第二次借芭蕉扇的情形。只見鐵扇公主坐在地上,一臉驚慌失措,而孫悟空則是手扛芭蕉扇,腳踩筋斗云,神采飛揚,向鐵扇公主揮手告別。設計者通過對他們動作和神態的刻畫,向我們展現出了孫悟空的足智多謀。背面圖案對顏色的使用也恰到好處,生動形象地還原了小說中人物的形象。鐵扇公主身著彩色衣裙,頭戴花環裝飾,孫悟空則是一身黃色的衣服,十分顯眼,腳上穿黑色長筒鞋,頭上的緊箍咒閃閃發光,這些色彩的運用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仿佛他們兩人就在眼前一般。
總體上來看,這枚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第3組)“三調芭蕉扇”1盎司銀幣圖案的選材和顏色搭配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也刻畫得惟妙惟肖,故事感極強,讓人觀賞后有一種馬上去重讀《西游記》的沖動。
經典需要銘記,文化需要傳承,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加強文化自信,將經典文化傳承和發揚下去,讓更多的人通過品讀,領略《西游記》的風采!(供稿:四川匯廣收藏品銷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