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歲,是我國傳統的文化風俗習慣,也是國人最為看重的一種迎接新年的方式,其形成的賀歲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賀歲,顧名思義就是歡慶新一年的到來,新年伊始,神州大地舉國歡慶,辭舊迎新,人們盼望著迎來新的希望與收獲。中國的賀歲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且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而是歷久彌新,綻放出永恒的生命活力。
隨著新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與需求日益增加,賀歲文化的表現形式也在不斷翻新。為了更好地弘揚我國的賀歲文化,提高傳統民俗文化的社會影響力,中國人民銀行于2017年12月15日發行了2018年賀歲紀念銀幣一枚,該枚紀念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這枚8克銀幣的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及年號;其背面圖案富含眾多的傳統文化元素。背面圖案中,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個碩大清晰的行書“福”字,字形優美,充滿著喜慶之氣。行書“福”字的后面,是各式各樣字體的“福”字,它們與作為主體的大福字交相輝映,互相襯托。而那一個個的小福字,字字精巧玲瓏,各有千秋。這樣的設計不僅契合了賀歲的主題,體現了我國悠久的賀歲文化,還為該幣增添了幾分藝術氣息與人文色彩,堪稱錦上添花。環繞著福字的,是一圈精美的花紋。它們和福字共同構成了背面圖案的主體,富有傳統文化色彩和吉祥的寓意。從整體來看,所有的“福”字被鑲嵌或印刻在一個中間為圓盤狀的屏風中,象征著團圓與美滿。圓盤的下方是一個寫有篆書“戊戌”的印章,點明了該幣發行的農歷年號,讓人眼前一亮,更體現出了設計者大力宣傳優秀傳統文化的良苦用心。這一切不僅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情趣,而且同時也寄托著設計者對收藏者的美好祝愿。
福字圓盤屏風之前乃是一張條案,正好處于廳堂的中軸線上,古樸典雅的風格、恰如其分的擺放,為整幅圖案營造出了家的感覺。條案的下方標明了該幣的3元面值。同時,一只蝴蝶出人意料地飛過條案,給人幾分童趣之感。而那置于條案右側的天球瓶,也是圖案的亮點之一。天球瓶創燒于明代永樂、宣德年間,因其球腹碩大,仿佛從天而降,由此而得名。天球瓶體大端正,儀勢雄渾,置于條案右側不僅充實了畫面內容,而且提升了整體畫面的格調,讓人感受到富足與豐盈。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抑或是怎樣的滄海桑田,刻在國人骨子里的,溶在國人血液里的始終是對衣食無憂、豐足富裕生活的向往。平平安安,和和美美,這就是中國人血脈里的期許。
背面圖案的邊緣,是一株盛開的牡丹,嬌艷欲滴。牡丹在我國人民心中一直占有特殊的地位,它象征雍容大度,花開富貴,是國人心目中的吉祥之花,有著豐富的文化意義。牡丹,繁于大唐,是當之無愧的盛世之花。該幣上的這株牡丹,花瓣交疊,雜而不亂,正如當今的中國,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共同培育出了一朵繁榮之花,時代之花。它還喻示著偉大祖國在當今時代的繁榮昌盛,牡丹與它上方的燈籠所帶來的喜氣洋洋的氣氛,正切合著賀歲迎新的主題。我們還可以看到,在怒放的牡丹花花尖上,兩只蝴蝶正翩翩起舞,造型靈動輕盈,惹人喜愛,仿佛已經將春天的氣息帶到了我們的身旁。
總體看來,這枚2018年賀歲銀質紀念幣給人一種溫馨美滿、雅正樸素之感,而又不失清新。傳統賀歲元素的加入,使該幣的整體風格脫離了死板,同時保持了原有的和諧之美,符合在新時代背景下人們對賀歲文化新形式的需求與期待。就讓我們在濃濃的賀歲氛圍中,一起鑒賞這枚幣中上品,同時也將我們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代表——賀歲文化大力地傳承與發揚!(供稿:四川匯廣收藏品銷售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