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似,霽月風光耀玉堂——《紅樓夢》彩色金銀紀念幣(第3組)“湘云游園”銀幣賞析 |
明媚的春光,和風吹拂。本色鏡面上,植物蔥蘢葳蕤、假山綺麗、清秀,局部彩色反噴砂工藝呈現出,云鬢高懸,手執團扇,輕拈羅帶,一路旖旎走來的湘云;一襲粉色長裙,在和風中裙裾搖曳,猶如春天里一只歡快翻飛的蝴蝶,忽而展翅、忽而轉折繚繞,恰似她在賞景中,卻不知自己已是景中景。
彩色噴砂加之精湛的微刻,體現出她的神定氣閑之容;昂首闊步的姿態更似氣宇軒昂的男兒,只看這氣派,唯湘云這位“英豪闊大”之“真名士”是也!
最愛細觀幣面情景之細節,但見一方羅帕飄落于山石間,哈,好一個“闊大”之女子,真真顯現出其不拘小節之態。局部彩色反沙工藝,色澤飽滿、鮮艷,傾力刻畫出人物的活潑、爛漫、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但并不忽略小節之處的精致表現:一株桃花插于發間,映襯著粉若白雪之顏的臉龐;腕上珠翠手鐲、腰間飄飛的絳帶,無一不透達出,少女的青春清麗之容貌。寓情于景,動人心魄——那一種明朗的歡暢,如一股清流泌人肺腑,實為觀賞之珍品。
![]()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彩色金銀紀念幣(第3組)“湘云游園”銀幣 中國人民銀行于2003年7月28日發行《紅樓夢》彩色金銀紀念幣(第3組),其中1盎司彩色銀幣背面圖案就是眼前這幅湘云游園圖。“湘云游園”在文本中,并無此專一篇章典故,然其類似之情景,卻令人一想便知,大有呼之欲出之感。這也正是文學大師曹雪芹之:“其不寫之寫”的功力再現。正是那句經典之語“寫與不寫,都在那里!畫與不畫,都在那里!”如出一轍,是彩色金銀幣中,又一精品力作。
至今,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彩色金銀紀念幣共發行了三組,唯有以黛玉和湘云為選題的金銀幣各發行了一枚,可見湘云無論是在原著、還是在讀者、坊間,都是深受喜愛的。無奈,《紅樓夢》的創作既是女性的頌歌,也是女性的悲劇:曹雪芹“鐵了心”的要用這群芳的淚水,釀成芳醇甘冽的藝術之酒:“千紅一窟(哭),萬艷同杯(悲)”。是其創作目的。所以無論湘云如何:“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霽月風光耀玉堂。”都要如《紅樓夢曲》寫給湘云的《樂中悲》所預示的那樣;“終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那么,我們也暫且如曲中,開解的那樣:“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且只看湘云快樂、爽直、率性、闊大的“真名士”的一面吧!
“湘云醉臥圖”是《紅樓夢》中,最美畫面之一。湘云的可愛最大程度上,源于她的好性情產生的“好人緣”,再由此才有了群觀“醉臥”這一美景的典故。試想啊,溫婉得體如圣人般的寶釵,怎肯在園中醉臥?而誰又敢圍觀醉臥的,小性兒且矜持的黛玉呢?而倘若是其他人醉臥,也會因其秉性和人緣不同,皆談不上美圖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