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京劇臉譜以粉紅、白色、黑色為三主色,并以白色作底,臉譜整體在喜感里有一些威武。臉譜譜式屬于僧道類中的白僧臉(和尚臉),腰子眼窩在整體臉譜里屬于濃墨重彩之筆,也是在這一筆里給魯智深臉譜帶來了一股英豪之氣。“魯智深”京劇臉譜螳螂肚眉、花鼻窩、花嘴岔,以及粉紅臉頰,總體有一股豪俠之氣。這與魯智深小說原型的人物性格和魯智深在民間大眾的形象概念是有著極高的符合度的。因此,京劇臉譜的設計也都是基于京劇人物的個性特征和其被民間普遍接受的形象而塑造出來的。
魯智深,本名魯達,綽號“花和尚”,法名智深,中國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經典人物形象之一。渭州(甘肅平涼)人,生活在北宋年間,原名魯達,當過提轄,又稱魯提轄。身長八尺,長得面闊耳大、鼻直口方。為人慷慨大方,嫉惡如仇,豪爽直率,但粗中有細,與史進、林沖、武松、楊志等交好。因見鄭屠欺侮金翠蓮父女,三拳打死了鎮關西,出家當和尚,后與楊志、武松占領二龍山擔任大頭領。在梁山泊一百單八將中排第十三位,星號天孤星,梁山上司職步軍總大將。死后追封義烈照暨禪師。
我們知道臉譜最初的作用,只是用來夸大劇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紋理,用夸張的手法表現劇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來為整個戲劇的情節服務。可是發展到后來,臉譜由簡到繁、由粗到細、由表及里、由淺到深,本身就逐漸成為一種具有漢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為表現手段的圖案藝術了。從這里可以看出臉譜藝術的兩大特點:一是臉譜藝術是以夸張手法表現人物性格特征及形象;二是臉譜藝術即使發展到一種民族藝術,它仍然是建立在表現人物性格特征之上的,并沒有偏離京劇人物本身的形象與個性。因此,“魯智深”銀幣所表現的魯智深臉譜仍然是以魯智深這個人物的個性形象為基礎的。銀幣對魯智深胡須的處理,是一大亮點。卷曲的胡須一方面是與人物形象相符,另一方面也彰顯了魯智深豪俠魁梧的性格形象。
“魯智深”京劇臉譜總體看,色彩清晰,以粉色彰顯其純樸善良的一面,以黑色彰顯其威嚴剛正、好打抱不平的一面,白色乃是白僧臉的底色。整張臉譜設色鮮明,寓意清晰,在色彩與分塊圖案的勾勒之中,把一個慷慨大方、嫉惡如仇、豪爽直率、粗中有細的魯智深形象活脫脫了出來。(供稿:裕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作者:李蘊)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