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其內容及表現形式豐富多彩,寄予了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期待,與世界主流文化并行不悖。總體來說,中國傳統文化既包含中國民俗、吉祥、迎春、生肖等賀歲文化,又包括龍鳳、龍馬、麒麟、龍、黃河等圖騰文化。在眾多中國傳統文化紀念幣中,中國人民銀行于1994年至1997年發行的麒麟系列紀念幣具有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典型特征,值得我們關注和欣賞。
1994年發行的麒麟紀念幣共有13枚,其中金幣7枚,銀幣5枚,金銀雙金屬幣1枚。這套麒麟幣共有兩種圖案版式:第一種以頤和園佛香閣為正面圖案,以麒麟送子圖為背面圖案;第二種以麒麟送子圖為正面圖案,以獨角獸為背面圖案。
麒麟分為雄雌,雄性為麒,雌性為麟,它們擁有龍頭、鹿角、獅眼、虎背、熊腰、蛇鱗、馬蹄和牛尾,集各種生靈的精華于一身,是高貴的象征。作為中國最著名的瑞獸之一,與象征皇權的龍鳳相比,麒麟相當“親民”——其性情溫和,興旺人丁,故民間多有“麒麟送子”的傳說。以上圖案中,麒麟背負著童子在云中行走,一副風風火火的形象,頗有古典氣質。麒麟送子的傳說始于東晉,盛行于清,經久不衰。
獨角獸在西方人的描述中,是從大海中孕育出來的純潔美麗的生物。作為西方的瑞獸,它擁有白馬的身軀和螺旋角,有的還長有翅膀。與麒麟一樣,獨角獸高貴、純潔、清麗脫俗。圖案中,獨角獸靜立回首,氣質高雅,溫婉如同女子。
1995年發行的麒麟紀念幣共有12枚,其中金幣6枚,銀幣4枚,鉑幣1枚,金銀雙金屬幣1枚。該套麒麟紀念幣也有兩種圖案版式:第一種以麒麟登云圖為正面圖案,以獨角獸舐犢場景為背面圖案;第二種以頤和園佛香閣為正面圖案,以獨角獸舐犢場景為背面圖案。
以上圖案中,麒麟單獨的形象出現,儼然一副一飛沖天、勇攀天際的姿態。獨角獸則以舐犢場景出現,以此場景來表現獨角獸溫情的一面。
1996年發行的麒麟紀念幣共15枚,其中金幣8枚,銀幣4枚,鉑幣3枚。與上兩套不同的是,本套麒麟幣共有三種圖案版式,正面均為麒麟踏云圖,背面依次展示了獨角獸的三種形象。圖案中的麒麟外觀奇特,姿態矯健,充滿了靈氣。獨角獸或直立,騰躍,或靜臥,似謙謙君子,又似窈窕淑女。在西方民間傳說種,只有純潔的少女才能接近獨角獸,最后一幅圖正是描繪了這一場景。
最后一套麒麟紀念幣于1997年發行,共5枚,其中金幣、鉑幣各1枚,銀幣3枚。該套紀念幣只有一種圖案版式:正面圖案為一大一小兩只麒麟在云中奔跑,背面圖案為奔躍姿態的獨角獸。這套幣的設計思路很清晰,1995和1997年兩個單數年的獨角獸圖案和麒麟圖案都展現了瑞獸溫情的一面,而在幣面圖案中出現一大一小兩只瑞獸,則為整個畫面增添了不少人情味。而從細節上來看,最后一套麒麟幣在雕琢上更下功夫,如麒麟的面容更加清晰,顯得氣魄非凡;獨角獸筋肉俱現,使其姿態更加健美等等。這套幣的發行為麒麟系列紀念幣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麒麟系列紀念幣是值得貴金屬紀念幣愛好者關注的一套幣,其中部分品種由澳大利亞珀斯造幣廠生產。由于該套幣在發行時間與香港回歸紀念幣的發行時間重合,因此廣大收藏愛好者的視線被香港回歸紀念幣和后續發行的澳門回歸紀念幣所吸引,而忽視了這套極有潛力的麒麟幣。不過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麒麟系列紀念幣也會逐步得到泉友們的關注和認可的。(供稿:吉林省集幣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張俊羽)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