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他把家道中落的興衰枯榮分蘊到《紅樓夢》中,他把思想融入《紅樓夢》中,他把情懷投入到《紅樓夢》中……“癡人” 曹雪芹的一部《紅樓夢》,滿含一腔憂國憂民的情思,滿腹天下興亡的感嘆。沒有這樣的“癡”,沒有這樣矢志不渝生死與之的“癡”,又怎能鑄就這座世界文學史上的奇峰呢?2015年是曹雪芹誕辰300周年,為了紀念這位文學巨匠,銘記他在中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與成就,中國人民銀行于2015年9月23日發行了曹雪芹誕辰30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兩枚,金幣一枚,銀幣一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其中,金質紀念幣正面圖案刊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以及國號、年號。背面刊有“曹雪芹誕辰300周年”字樣及面額,主圖案是曹雪芹頭像,眼神深邃,這是對世態炎涼無奈的寫照;眉頭緊皺,貧苦如洗的生活讓他艱難前行;臉龐消瘦,這是飽受封建社會摧殘的印記。但是這一切都不會打敗他,看那飄逸的胡須、筆直的鼻梁、硬朗的臉頰、額頭上的青筋,都體現出他那豪放不羈、性格堅毅,不會向命運低頭的精神。設計師通過巧妙的明暗變化和精湛的雕刻技藝,把一位命運多舛、憤世嫉俗、桀驁不馴的偉大作家形象于幣中躍然而出。
書中的一對癡情男女,為了愛情,去沖破封建禮教,但未成功,這是曹雪芹對封建禮教的抨擊;書中的一家大院的衰落,何不是他自己的遭遇,有象征著封建王朝的興衰;書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何不是他自己生平涉足的人?曹雪芹的《紅樓夢》,書中的大觀園無一不體現了他憂國憂民悲傷情懷。一本八十部的奇書《紅樓夢》,他告訴我們,封建社會的黑暗,人心是多么不可猜測。
曹雪芹《紅樓夢》是以深厚的文化蘊涵,高超的藝術手腕貢獻于中國文學史的巔峰之作,至今尚無“來者”。發行這套曹雪芹誕辰300周年金銀紀念幣的意義,不僅是深刻緬懷曹公,更是為了弘揚中國悠久而優秀的古典文化。(供稿:北京人銀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趙琦)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