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死后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發為草木”。盤古開天地,繼而女媧造人。在中國的神話故事中,盤古作為生命的起源,當之無愧地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英雄。
為傳承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國人民銀行于2001年1月18日發行了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金銀紀念幣共4枚,包括金幣1枚,銀幣3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其中的一枚1/2盎司彩色金幣,正是以“盤古開天地”的神話故事為主題,其設計精美,質量精致,圖案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
該幣的正面圖案是中國傳統的瓊臺樓閣,特有的建筑風格,使畫面顯得高古雄渾,四角飛檐翹起,撲朔欲飛。主樓有二層,拔地而起,高聳入云,表現出一種壯美的形態。翹角層層凌空,黃金的底色使樓閣顯得富麗堂皇,五層飛檐斗拱瀟灑大方,像飛鳥,像靈獸。周邊環繞的白云更是讓人不由得想起唐代詩人崔顥的詩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碑嬅嬲w富有韻味又不失美感,營造出壯觀的氣勢和中國古建筑特有的歷史韻味。在瓊樓玉宇的上方,環刊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正下方標有2001的年號。氣勢恢宏的樓閣旁邊伴有祥云,國名和年號分別位于上下兩端,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金幣背面的正中,身材健碩的盤古正奮力將天地撐開,他的頭頂上有七彩祥云,手中是他在黑暗中將牙齒拔下幻化的神斧。只見在混沌的天地之間,他一條腿半跪在厚濁的土地上,一只手撐起天,另一只手將板斧握住準備發力。他赤裸著身體,僅用幾片樹葉遮羞,長發隨意地散落在身后,盡顯其英雄氣質。在金幣的右邊,200元面額以浮雕的形式呈現,其融入得毫不突兀且富含美感。
雖然盤古對于現代科學來說只是一個神話英雄,但是其開天地的故事無不體現著我國勞動人民的勇敢和智慧。他健碩的身姿,不屈的精神,隨著他的身體融于宇宙,也融入了我們的生命中。
在幣面的方寸之間,設計者將這則神話故事的寓意詮釋得淋漓盡致。黃色的皮膚和結實的肌肉,充分體現了我國農業社會初期時,人們是靠體力勞動獲得食物的生活狀態,隨意散落在身后的長發表現出不羈和灑脫。遮羞用的樹葉則表現出了一種原始的、處于萌芽期的文明狀態,同時也為整個設計增添了一抹綠色,將整體的畫面感提升到遠古時期萬物自由生長的境界中。高高揚起的頭顱表現出勞動人民勇于斗爭,不屈服于困境,敢于創造新世界的精神。
整體上看,正面圖案的瓊臺樓閣和背面圖案的神話故事相結合,使這枚紀念金幣不僅極具美感,還包含了別具一格的玄幻色彩。這枚金幣的圖案設計,既表達了遠古勞動人民對無私奉獻的上古之神無限崇敬的情感,還寄托了人們對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設計師將中國神話故事和中國古建筑鑄刻在紀念幣上,是對傳統民俗故事的傳承,也是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最好贊美和紀念。另一方面也是思想的具體化,是盤古精神的現代傳承,其紀念意義十分深遠。(供稿:無錫市金開元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作者:楊星瑩)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