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宅天下百姓安,親歷山野訪遺賢。
嫁女考察得佳婿,禪讓美名萬代傳。
歷山耕作四體勤,以德報怨孝雙親。
二妃不舍隨君去,猶見斑竹染淚痕。
堯、舜位列“五帝”,是繼黃帝、炎帝之后,黃河流域出現的兩位德才兼備的部落聯盟首領,被后世尊為賢君圣主。堯、舜在位期間,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博得“堯天舜日”的美譽。他們不把首領之位傳給子孫,而是以禪讓的形式傳給賢能之士,成為千古佳話。堯帝、舜帝率領部族辛苦勞作,不僅創造了燦爛的黃河文化,也促進了中國農耕文明的發展,為炎黃子孫繁衍生息、逐漸壯大提供了有利條件。
中國人民銀行于1995年發行了黃河文化金銀紀念幣(第1組),選取了上古時期的幾位杰出歷史人物,其中兩枚27克銀幣上分別塑造了堯帝、舜帝的形象。
紀念幣具有權威性,一旦確定人物形象,就可能永遠印刻在人們的腦海中,因此在人物設計上更要慎之又慎。上古時期的帝王長什么樣子,如何塑造,就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參考古籍,深刻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二是迎合群眾心目中對偉大人物的印象,如身材魁偉、面容俊朗、氣度不凡等。銀幣上的堯帝、舜帝均具備這兩點,因而塑造得非常成功,廣大藏友也樂于接受。
堯帝所處的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即使是首領,也沒有綾羅綢緞,再加上堯帝很節儉,能與百姓同甘共苦,故而設計為身穿葛衣,腰纏獸皮的形象。當時的人們已懂得美、欣賞美,所以又讓堯帝的脖子上佩戴了由大小不一的獸骨、貝殼、玉石等串成的項鏈,這是新石器文化的顯著特點之一。堯帝胡須濃密,長發垂肩,身材峻拔,正值壯年之際,他額頭寬大、頭頂平坦,正所謂“天庭飽滿”,有大富大貴之相,同時給人一種心胸寬闊、聰慧靈智的感覺。堯帝本身帶有一些奇幻色彩,因而身后陪襯一只類似鳳凰的大鳥,鳥肚上裝飾一只青蛙,暗含著普通百姓對領導人物的敬仰之心和崇拜之情。
舜為人謙恭孝順,把家庭關系處理的井井有條。他在歷山耕田時,歷山的人互相謙讓,不再爭搶田界,他在一個地方住上三年,人們都搬去那里,逐漸形成村落。堯帝聽說后,把兩個女兒嫁給舜,通過幾番考察,最終選定他為接班人。舜帝即位后,多次去各地巡守,體察民情,后病逝于南巡途中,他的兩個妻子亦投水隨之而去,只留下“淚灑斑竹”的凄美愛情故事。
銀幣上的舜帝,頭戴抹額,身穿麻布衣,外搭披風,長得濃眉大眼,長發長須,威嚴而不失慈祥。他肌肉發達,筋骨強壯,是長期辛勤勞作的結果。舜帝左手捧的陶罐上繪有人型紋飾等,右手腕上戴著鏈串之物,可以看出比堯帝佩戴的項鏈更規則、更精細。相傳舜帝在山東定陶地區燒制過陶器,他即位后仍然親自燒制,并無償向他人傳授工藝和經驗,為百姓所敬重。幣面上有很多瓶子、罐子、碗碟等陶器,器形俊雅,紋飾精美,配以燒制陶器時繚繞的煙霧和蒸騰的熱氣,再現了新石器文化的輝煌一幕。
堯帝、舜帝是優秀的炎黃子孫,他們在黃河流域所做出的杰出貢獻,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們的名字像黃河水一樣萬古長流,他們的形象也永遠銘刻在黃河文化金銀幣上,熠熠閃光。(供稿:濟寧華鑫發展有限公司 作者:靈犀一葉)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