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它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翻山越嶺,長途跋涉,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西天取經的故事。這本書借用生動曲折的神話故事,運用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幽默詼諧的語言,刻畫諷刺了當時的社會現象,體現了人們追求光明,反抗封建黑暗統治的精神。它是中國神話小說中最受人們喜愛、成就最高的小說之一。
為向世人宣傳這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展現中華文學藝術的魅力,中國人民銀行于2003年8月28日發行了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彩色金銀紀念幣(第一組)。該套紀念幣共5枚,其中金幣2枚,銀幣3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其中的一枚1盎司彩色銀幣正面圖案為西天取經圖,并刊有國名、年號,背面圖案刻畫的是悟空龍宮借寶的經典場景。
每當看到這枚銀幣的正面圖案時,我的耳邊就會響起電視劇《西游記》片尾曲中,師徒四人一同行走的畫面。幣面上師徒四人跋涉在崇山峻嶺之中,正走過一座奇特的天然石橋。悟空左手搭涼棚向遠處眺望,用他的那雙火眼金睛探視前方的道路,而他的右手則牽著馱著唐三藏的白龍馬。肩挑行李的八戒和沙僧緊隨其后。在橋下古松和一縷縷祥云的映襯下,使整個畫面幻若仙境。
該枚彩銀幣的背面圖案為龍宮借寶圖。這幅龍宮借寶圖取材于《西游記》原著的“大鬧龍宮悟空借寶”。在這一章回里,孫悟空拜師有成回到了花果山,他發現缺少一件稱心的兵器,于是就到東海龍宮去借,連試好幾件兵器都不滿意。龍王在宮女的提醒下,想起來海藏中的一塊定海神珍鐵。這是一根刻有:“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字樣的鐵柱子,一斗來粗,兩丈多長,能粗能細,讓悟空心生歡喜……。這一章回的描寫,也為孫悟空和龍王以后的故事作了一個精彩的鋪墊。
幣面上,高大、壯觀的如意金箍棒矗立于深海之中,這被水草纏繞,海水國的氣泡正沿著金箍棒徐徐上升,營造出了海底深邃的氣氛和神秘感。書中寫到:平時它靜靜地躺在海底,默默無聞,這幾日卻“霞光艷艷,瑞氣騰騰”。可見孫悟空注定就是這件寶貝的主人。當初龍王并未把這個寶貝放在眼里,或者說老龍王根本就沒有駕馭它的能力。悟空見此寶貝面露喜色,抬頭打量之間,一副勢在必得、俏皮無賴的模樣。
而老龍王站在悟空的身后,臉上帶著幾分老謀深算的神情,從最初的得意炫耀正慢慢變為無奈,或許還有幾分失落。這一老一小,相映成趣,更顯詼諧幽默之感。在幣面上方,有兩根隨波飄逸的絲帶,再加上龍王龍袍上翩翩而動的飄帶,給畫面增加了如夢如幻的感覺。在整體色彩的運用中,設計師用白銀本色為背景,采用彩色卡通的造型對人物形象作了生動的刻畫,真實地彰顯出幣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白龍馬蹄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仨徒弟,西天取經上大路,一走就是幾萬里……”。想起《西游記》,這首經典動畫歌曲就在腦海中閃現了出來,不由得哼唱了起來。看見這枚彩銀幣,仿佛讓我又回到了那充滿無數歡樂和幻想,而又無法忘懷的童年時光!(供稿:深圳市鑫泉金銀文化有限公司 作者:葉霞)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