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金銀幣上的中國名畫之九:馬晉與“十二生肖圖” |
發布日期:11-07-07 13:19:3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 |
先說馬晉繪畫的市場定位。2010年5月9日,成都詩婢家拍賣,馬晉作于1961年的《駿馬圖》,經過激烈角逐,最終以604.8萬元落槌。只是一匹單馬,尺幅240X172厘米,能以如此高價成交,可見其畫作在市場的地位。他另外兩幅拍價超過300萬的作品,《雙羚圖》和《錦雞》,均由北京保利6年前拍出。
再說馬晉繪畫的藝術歷程。出生于北京大興,號“湛如居士”的馬晉,幼時就喜愛作畫,尤其對馬情有獨鐘。先從清末宮廷畫家趙書村習藝,后見郎世寧作品,為之傾倒,遂專心攻研,自成一家。1920年代拜金城、陳師曾為師,入中國畫學研究會,成為職業畫家。
馬晉頭上的光環不少。1951年,當選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常務理事。1958年,受聘北京中國畫院畫師。自然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不僅如此,還先后當選過北京市東城區人民代表和政協常委。
1989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己巳(蛇)年”金銀紀念幣,共含4金4銀1鉑9枚,主圖選用兩位畫家作品,其一是齊白石《蛇行圖》,其二便出自馬晉之手。馬晉畫作分別用于面額10元的銀幣、面額100元的金幣和鉑幣上。原作為1943年創作的《十二生肖圖》,設色紙本,鏡心,規格為22.5X132.4厘米,款識為“甲戌立夏前三日 湛如居士馬晉”,鈐印有二,一為“馬”,一為“晉”。畫家平時留心生活,善于細致觀察事物,繪畫作品具有濃烈的寫實風格。《十二生肖圖》中的“蛇”(局部),屬小寫意作品,雖構圖簡潔,但因造型精確而姿態生動,因筆觸細膩而肌皮質感。這幅畫參加香港蘇富比2000春季拍賣會,當時拍賣價平平,落槌價為76320元。時隔一輪生肖,如果重回市場,會又是另一個天價了吧。
1989中國己巳(蛇)年金銀幣紀念幣之1盎司金幣背面圖案
以金銀鉑為材質再現畫家原作,是對畫家作品的另一層面解讀。幣面上的蛇,身形纖細,肌理分明,雖寥寥幾筆,卻簡賅生動。用專業語匯評論,叫“工而不拘”,叫“細而不碎”。經過腹部與尾部的纏繞,蛇的靈性與警覺,也得到最大體現。纏繞是蛇的一種防守,是對外來事物固有的恐懼,這種恐懼通過畫家的筆墨表現出來,是藝術的“曲”與“折”。另一方面,高昂的蛇頭,長吐的蛇信,又是蛇的一種攻擊,對外部世界無所畏懼的攻擊。蛇進攻與防守的兩面性,以及蛇的靈貴之氣,全在隱含在畫面之中。而金銀紀念幣的設計者,牢牢抓住這一點,利用金銀紀念幣鑄造時采用的浮雕工藝,再放大,再突出,從而達到了紙本不能達到的強烈效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蛇四周,雜草隨蛇行而斜生,真實而生動地營造出蛇的生存環境。
|